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初生态和稀溶液等温结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armass polyethylene,UHPE)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scanning calorimetric,DSC)研究了晶体的熔融与重结晶行为;在700~750cm<-1>和1200~1400cm<-1>范围,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ationinfraredspectrum,FT-IR)测试分析了不同UHPE样品晶区的构象、规整度及样品的结晶度变化;采用拉曼光谱(Raman)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利用广角X射线(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WAXD)衍射测定了样品晶体的结构参数,并分析了产生结构差异的原因;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了从极稀溶液条件下制备的超长链结构的UHPE形成"单链多晶"的特殊形态.初生态UHPE熔体等温结晶的实验结果表明初生态UHPE具有特殊的结构可恢复性,该结论支持了初生态UHPE无相互贯穿的多链凝聚态的结构模型.初生态UHPE的等温熔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熔融时间的增加,高分子链缠结点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其对结晶的阻碍作用增加,其熔体结晶温度下降.在210℃熔融120min后,初生态UHPE熔体达到完全贯穿.FT-IR结果表明,初生态UHPE的分子链排列比LDPE、HDPE规整,其结构中没有或少有近邻折叠链构象,其规整度随着熔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低于样品的临界交叠浓度(~3.4×10<-3>g/mL)范围,采用稀溶液等温结晶技术制备了UHPE的单链、寡链和多链聚集体.DSC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浓度降低,溶液等温结晶样品的熔点下降.将其在123℃结晶时,熔点随结晶时间延长略有增高.但是,与初生态UHPE相比,UHPE稀溶液结晶形成片晶结构,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的样品表现出决然不同的退火行为和晶区的完善、增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