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多模型电力负荷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a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定量分析如潮流计算、安全分析、电压稳定等的影响很大。在临界情况下,还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仿真分析得出的定性的结论。因此,电力负荷建模是电力系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负荷特性的模型对电力系统分析与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电力负荷具有成分时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使其建模过程比较困难,传统的负荷模型具有固定的结构和参数,因此,当负荷成分变化时,模型很难准确的描述负荷特性。为了解决负荷建模的精确性和时变性问题,本文在电力负荷模型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和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采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进行负荷建模。通过对负荷特性进行分析,构建电力负荷模型集,负荷模型集中包含变电站的多个经典电力负荷模型,采用CLM模型作为负荷模型集中模型的基本结构。模型集中,每一个模型具有一个权重和相应的滤波器。构建电力负荷模型的交互机制,设定各个模型之间存在马尔科夫概率转移,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进行各个模型之间交互运算。考虑到当变电站的特性变化情况十分复杂时,如果模型集的模型不能覆盖其全部特性,那么所建立的模型的误差将会比较大;如果模型集中模型考虑其全部特性,则模型的个数又太多使得计算量增加,同时可能造成模型的竞争使得误差变大。因此,本文根据模型集中各子模型的归一化新息加权平方和构建负荷模型的遴选机制,在整体负荷模型集中筛选出最优模型集;最优模型集中的模型进行交互运算。由于负荷模型是非线性模型,基于模型的动态方程构建扩展卡尔曼滤波器,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模型的状态变量递推求解;通过计算最优模型集中的子模型的似然函数来调整模型的权重;对最优模型集中的各个模型的功率结果加权求和获得最终的输出。考虑到负荷模型集的结构过于复杂,本文基于模型的CLM结构建立了负荷模型融合机制,利用此机制将最优模型集的多个模型融合为一个时变综合负荷模型来描述变电站的整体负荷特性。模型的结构中包含一个静负荷和多个动态负荷,其部分参数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负荷仿真平台获得仿真数据,通过MATLAB程序构建本文所提的负荷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近几年来,我国县级供电企业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结构从星型逐步向环网型方向发展,促使县级供电企业相继建设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分析系统,以及自动化信息系统,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多系统综合集成信息平台。随着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开展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多系统的集成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以基层企业为单位建立信息化系统,导致企业间信息的纵向孤
期刊
大电网之间的互联是世界各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二次调频是互联电网中针对分钟级负荷波动的有功频率调整的措施,对维持发电和负荷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由控制性能评价标准评价和约束各控制区域的调节能力,以维持电网频率的稳定性。由于CPS标准的引进,区域注重一次调节的引入,电厂开始重视一、二次调频的协作调节。目前我国大多数机组已经进行了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的改造,提高了机组一次调频的性能,并且留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