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景德镇“567瓷”艺术设计研究

来源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那么包含于社会生活中的艺术活动、文化活动、生产活动,哪一个又不是通过人的社会活动而实践出来的呢?因此,我们在讨论文化与艺术问题的时候,是无法脱离历史实践,脱离人的社会性去观察认识问题的。且正如马克思主义所宣白的,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单独一个瓷工、艺术家,亦或是任何孤立的个人或集体,他们所生产创作的陶瓷产品或艺术作品,都不是独立的实践与活动,它们来源于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与社会关系。然而,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与生产关系又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跨越时代的问题时就不得不用历史的尺子来多方位丈量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首先,本研究的时间限定是20世纪50、60、70年代。研究对象为计划经济体制和50、60、70年代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及设计艺术,以及两者的内外因关联。所探究的主要问题是新中国的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是如何影响“567瓷”表现形态构成的。其次,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瓷业社会及陶瓷表现形态,客观性的官方资料笔者主要通过文献、史志、论文等途径获取,而主观性的陈述资料笔者则依靠采访记录、报纸时评、口述采访等方式获得。尽可能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本研究更具准确性、概括性、价值性。再次,在探讨主要问题时,文章从瓷业迭代、社会发展、政府要求、人才科教入手尽可能全面地对“567瓷”形态构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总结,以达到对“567瓷”本身,及景德镇瓷业社会、陶瓷艺术设计、陶瓷文化等关联领域的进一步认识。
其他文献
青花纹饰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中华血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描述青花纹饰的外在特征,深入浅出分析纹饰各方面的变化。建国前青花纹饰设计,在色彩、构图的运用,在建国后都有穿插和体现,后期是前期的拓展与延伸,是更高层次的衍生。本文细致探究纹饰的各个组成元素,为青花纹饰设计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来源,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为相关人士提供更详细的纹饰理论,为陶瓷装饰艺术者给予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
以工业设计工程为学科背景,将形状文法相关理论运用于卫浴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卫浴产品外观造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卫浴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扩充;将形状文法设计理念与人机工程学相关数据进行结合,以完成对卫浴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为卫浴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理论依据,并为卫浴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实践作出了一定的尝试且可为之后的设计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
随着现代人基本物质条件和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对生活品位的追求、形式美的追求以及物质空间文化塑造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像素艺术,是一个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形式,且种类繁多,有着很大的创作空间,其创作思想及空间构成逻辑有利于城市景观设计在艺术形式上持续地创新,以及在文化塑造方面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视觉效果。基于当前背景,本文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为研究内容,依据像素艺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及设计手法,从平面形式构成和
随着我国近年来文化自信的增强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价值被逐步认识并挖掘出来。虽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方面往往面临后劲不足,缺乏深度的问题。因此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服务。中国传统陶瓷灯具在中华陶瓷文化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大的文化价值,充分挖掘中国传统陶瓷灯具文
工业炉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热工设备,每年耗能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但相当一部分能量以余热形式排出。以陶瓷窑炉为例,排烟损失约占窑炉总热量的25%~35%,其中可回收热量约占60%。本文在原有的直接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技术、提质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热管换热技术用于陶瓷窑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其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安全性能好等优势,可以有效回收陶瓷窑炉烟气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针对陶瓷
闻名于世的景德镇陶瓷历经千余年,文化底蕴深厚,艺人集聚,一度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有着“瓷都”之称。建国60年间,景德镇日用陶瓷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装饰风格更是多种多样。在这60年间,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融入到了日用陶瓷的装饰中,促进了日用陶瓷装饰风格多元化的形成。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可将景德镇日用陶瓷发展过程分为建国17年、文革10年、改革开放30年三个
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与五三研究所,最近研制了一种螺纹锁紧防松材料。它是由尼龙—11及环氧树脂、防老剂、颜料等组成的粉状材料.
期刊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心理情绪的负面状况愈加增多,随着人们内心的空虚,对于精神性的需求逐渐扩大增加。当今的陶瓷设计,如果只是从人们对于器皿的使用功能性与艺术审美性出发,那么这个设计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略显单薄,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需求。面对这一情况,对于人们生活中所使用的器皿来说,是否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及外观造型上,达到治愈心灵的效果,从而缓解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带着这一系列的想法,笔者试图
手是连结五感的重要媒介。手感设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这种感受通常是无意识的。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人们对茶具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其中陶瓷茶具占比最高,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茶具时对手感逐渐有了要求,与此同时,设计师们也意识到手感设计在陶瓷茶具设计中的重要性。使用者在购买茶具时,首先观察的是茶具造型与表面装饰,进一步地触摸、拿起再次感受茶具的形体结构、肌理效果以及材质所带来的手感体验。本
纵观艺术设计史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都有着相应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陶瓷作为一种历史久远但又从未停止创新的艺术门类,几乎伴随着我国整个文明发展史。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世间万物不外乎两种极端——即“简”和“繁”,在艺术设计中不论是“繁复”还是“简约”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尽管作为外来词汇的“极繁主义”和“极简主义”,提出的时间较晚,但是却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所体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