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世界观勾勒并定义着世界,每一个民族及其人民都有其关于周围世界、周围人以及他文化代表的不同的理解——即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看法。在一定时期的社会交往中,人们无论是在自己的文化空间,还是相对于他语言和文化的文化空间中,都逐渐积累了一定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等——即不同的“文化定型”。作为语言文化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的“定型”现象,得到了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语文学、认知学、心理学以及民族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中的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及潜心研究,并且每个学科的代表都有自己对“定型”概念独特的理解和分类。本文在分析研究“定型”在多学科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民族文化定型”的内涵、成因、产生途径、划分原则、功能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俄语语言文化学视角下“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主要交际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通过“文化移入(适应)先例现象、背景知识以及实质是具有跨文化交际性质的外语教学”等“民族文化定型”习得的途径。具体来讲,全文共由四个章节构成:一、“民族文化定型”的概念、内涵、成因、划分和功能等;二、俄罗斯语言文化学视角下“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内涵、特点及其主要交际模式等;三、“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及其对真实语境中“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四、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对语言能力和语言文化能力的重视程度,探讨民族文化定型习得的途径及其重要意义。文化定型是文化的缩影,是文化的模式化和具体化。在人的认知中,文化定型是永远存在的,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因此,在任何一种跨文化交际中都经常使用文化定型,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本文预将“民族文化定型”置于语言文化学框架下的“文化空间”及“跨文化交际空间”双重语境中予以综合对比研究,其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民族文化定型的研究,帮助交际双方加深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和使用的异文化“民族文化定型”——即“思维定型、认知定型、行为定型、言语定型”的理解和认知,扫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深层次文化障碍,进而促进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于——言语行为的“民族文化定型”在真实语境的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要求交际双方都必须具备“施行自我行为”和“理解接受他人行为”的“知识和文化”储备,只有交际双方都具备了对他民族的这种“知识和文化”储备,具有对他民族的适应性,才会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确保交际目的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