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AK3酪氨酸蛋白激酶对于调节淋巴细胞的生长、活化、死亡及其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促使淋巴细胞攻击外源性移植物。选择性地抑制JAK3可以抑制器官移植产生的排异反应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同时避免其他组织、器官受损。但是,目前已报道的JAK3抑制剂普遍存在选择性较差、毒性较高等问题。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多变的化学结构,且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成为药学、医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为探索喹唑啉类化合物对JAK3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寻找一种用于治疗移植排异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药物,本课题以JAK3酪氨酸蛋白激酶为受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喹唑啉类化合物。从Binding Database、ChemBioFinder数据库分别下载66279个、19871个喹唑啉类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确定了以2-氯-4-环戊胺喹唑啉为先导化合物。根据分子对接结果,结合已报道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及JAK3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了一系列6-R-4-环戊胺喹唑啉类化合物(R:F、CI、Br、CF3、CH3、NO2、NH2、Acetamide、Benzylidenemethylamine)以及6,7-二甲氧基-4-环戊胺喹唑啉。分别以2-氨基-5-R-苯甲腈(R:F、CI、Br、CF3、CH3、NO2)、2-氨基-4,5-二甲氧基苯甲腈为原料与N,N-二甲基甲酰胺甲缩醛反应得到相应的脒类中间体,再由中间产物与环戊胺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6-R-4-环戊胺喹唑啉(R:F、CI、Br、CF3、CH3、NO2)、6,7-二甲氧基-4-环戊胺喹唑啉。6-硝基-4-环戊胺喹唑啉通过还原生成了6-氨基-4-环戊胺喹唑啉,后者分别与醋酸酐、苯甲醛反应得到6-乙酰氨-4-环戊胺喹唑啉与(E)-6-苄烯胺-4-环戊胺喹唑啉。本课题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型喹唑啉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经1H NMR与(13)C NMR确证了结构。作为JAK3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希望这一系列化合物可以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与选择性,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以及进一步结构优化与合成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