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桩承载力桩顶加载自锚式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静载荷试验装置包括压重平台式或锚桩反力架等形式,试验工作费时、费力、费钱,特别是对于大直径桩,工程上常常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反力而力图回避静载试验或仅做模拟试验。自平衡试桩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由于试桩施工质量、工作机制以及加载系统故障风险大等原因导致该方法的应用在我国尚存争议。本文改进自平衡试桩法,针对大直径桩竖向承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测试方法,即桩顶加载自锚式测试方法。通过设置隔离层,将原试验桩分为外部受拉管桩和内部受压桩两个部分,使用普通千斤顶在桩顶加载使内部桩受压,同时使外部管桩受拉,两部分桩同时或相继充分位移;而后,利用加载过程中所测桩顶位移及桩身轴力反算桩底土及桩-土接触面参数,将上述参数代入工程桩简化分析模型,计算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及桩身轴力分布,依此确定工程桩的承载力。本方法保留了自平衡试桩法的优点:无需堆载和锚桩,加载吨位大、占用场地小。较之自平衡测桩法,无需一次性荷载箱、平衡点选择简单可靠、试桩用作工程桩更安全、不会因加载设备损坏而导致试验无法进行,并且与静载试验和工程桩受力状态更为接近。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采用ANSYS有限元通用分析软件建立工程桩实体模型,分析其Q-S曲线、轴力分布、侧摩阻分布规律,以及接触面的荷载传递关系;其次,建立自锚式加载方式下试验桩有限元模型,分析管桩与受压桩的相互作用及两桩位移与桩-土体系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桩-土接触面摩阻力与相对位移、桩端阻力与桩端位移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土分析简化模型;最后,依据自锚式测桩法桩身轴力分布及桩顶位移拟合桩-土接触面摩阻力-相对位移、桩端阻力-桩端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将其代入桩-土分析简化模型,获得模拟工程桩的Q-S曲线,依据此曲线确定其极限承载力。该承载力与工程桩实体模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大直径桩桩顶加载自锚式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河南水磨湾大桥为工程依托,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阶段以及成桥阶段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计算桥梁个施工阶
学位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地基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长短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技术,具有安全、经济等优点,实用价值较高,但由于其理论
近十几年来,随着钢结构建筑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门式刚架结构建筑体系在我国工业厂房建筑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作为高效率的一种梁柱抗弯连接形式,也随
为提高承载力,在焊接工字梁中宜尽量采用高而薄的腹板,形成一种典型的薄壁构件。梁的承载力往往取决于其整体或包括腹板屈曲的局部稳定性。  本文对工字梁腹板局部屈曲的问题
本文研究工作结合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硫化矿生物提取的基础研究”(5032140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金属矿开采”(50325415)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随着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高度和高宽比的增加以及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结构刚度和阻尼不断下降,这样的结构对于如风、波浪、地震等强激励是非常敏感的,而且很可能因为这样的激
本文通过依托工程——宁淮高速公路倪天天桥,对碳纤维筋CFRP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进行研究。整个研究基于全梁变形协调围绕CFRP筋的应力增量计算展开:在开裂前,梁体变形较小
近年,随着对高钛型高炉渣钢筋混凝土在结构中应用的理论、实验研究的深入推进,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以其压、拉、轴压、剪、与钢筋的握裹力以及耐久性等性能都优于普通混凝土在攀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能充分利用钢材所具有的优越抗拉性能和混凝土所具有的优越抗压性能,具有轻质、高强、施工周期短等各方面的优点,能适应现代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