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疏散需求与人群便利性的疏散集结点选址优化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i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增长的同时,导致区域人口密度过大,致使城市脆弱性增加,面对大型突发事件时,人们常常手足无措,疲于应对,往往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近年来,国际社会愈来愈重视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疏散预案的研究,以期在突发事件时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目前,依据我国国情,仅依靠私人交通进行应急交通疏散显然是不现实的。本文基于此,选取在公共交通为主的应急疏散中,以疏散集结点的选址为研究对象,从疏散需求与人群便利性这两方面出发,研究疏散集结点的选址优化。为合理选取疏散集结点,首先本文从区域疏散的特点、疏散集结点选址的目标以及原则等方面系统地分析疏散集结点选址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然后通过确定疏散区域、划分疏散小区以及选取备选集结点等为选址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信息,进而提出了以疏散需求与人群便利性为目标的疏散集结点的选址优化问题,构建了双目标规划选址模型。该选址模型假定备选集结点的位置、容量已知,疏散小区的疏散需求可去往不同的疏散集结点,同时考虑同一疏散集结点对不同疏散小区的覆盖程度不同,将覆盖度表述成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分段函数,以疏散需求总覆盖最大化和疏散需求总步行时间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备选集结点的数量、容量限制以及最大步行时间限制等为约束条件,通过综合求解广义最大覆盖模型和P-中值模型,实现疏散集结点的最优选址。鉴于所构建的双目标规划模型的复杂性,本文选用NSGA-II算法作为模型的求解算法,并用C++编程实现模型的求解。最后,为验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本文以兰州市西固区兰州石化炼油厂发生毒气泄漏为实例,考虑毒气泄漏过程的特点,划分疏散区域,选定备选集结点,代入模型验证求解,在求解过程中,考虑疏散需求对求解结果的影响,分时段(工作日、非工作日)设定疏散需求,并对求解结果综合分析,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充气锚杆便是作为一种新锚固技术引入我国后,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作为新型锚固技术,充气锚杆在复杂应用环境下分析还不够,充气锚杆的气囊部分受力分析以及工程应用还不够深入,其极限承载力、锚固失效原因等还需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也未探讨中间主应力在极限承载力中的影响等。因此为了完善充气锚杆的研究分析,本文在已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充气锚杆加固红黏土路堤边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并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对本文加
目的探讨菏泽地区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老年人急性胰腺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自203年1月至2015年12月3年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09例急性胰腺炎临
在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大量覆盖黄土地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性与水敏特性,在持续性降雨或强降雨条件下,变形破坏现象严重,导致了大量的灾害事件。为有效减轻此类地质灾害给
基于Particle-in-Cell(PIC)的数值方法是研究霍尔推力器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搭建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平台。目前的PIC模型采用阶梯状网格近似逼近边界,难以准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经下肢皮下通路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EIL-L)与经下腹部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EIL-H)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
建筑能耗中空调的耗能占比最大,采用太阳能驱动的制冷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建筑能耗问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解决太阳能制冷系统中太阳能供能不稳定性的问题,能量的储存是最
Cu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耐腐蚀性以及易于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诸多领域中,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色金属材料之一。然而铜合金的导电率和强
带约束拉杆的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的加强型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工程应用中能较好的解决常规截面大长宽比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在推广应用中所存在的钢管易发生局部鼔曲、对内填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较弱等一些具体问题。它体现了构造简单、便于施工、降低成本、布局灵活等优点,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着重对带约束拉杆的壁式钢管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1)对两个足尺比例的带约束拉杆的壁式钢
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自身具备广泛的燃料适应性、较高的燃烧效率与较低的燃烧过程中NOX污染物排放等优良特性而在燃煤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国内与国际对环保的要求日益
随着近年来越中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促使越来越多的越南学生选择学习汉语专业。汉语写作技能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本文以越南三所重点大学(胡志明市孙德胜大学、胡志明市社会科学和人文学院、胡志明市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他们对汉语写作教材的认知和接受。根据三位教育心理学家的学习理论(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