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P53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关系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P53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低出生体质量儿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母亲和新生儿资料,并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孕周进行分组,分为健康对照组和低出生体质量组,其中低出生体质量组包括早产儿组和小于胎龄儿组。使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其外周血p53基因的2个多态性位点p53codon72、p53PIN3(rs1042522,rs17878362)并比较各自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与胎儿性别、产妇文化程度、产前检查和居住地有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710、1.055、0.825、-0.676。2.p53codon72位点基因型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82,P=0.001)而p53PIN3位点的基因型总体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566,P=0.754)。p53codon72位点Pro/Pro基因型在早产儿组和小于胎龄儿组的分布明显高于健康对组,其两组携带Pro/Pro基因型风险与健康对照组的OR值分别为2.317(95%CI:1.290~4.162,P=0.002)、2.805(95%CI:1.599~4.919,P=0.000)。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p53codon72位点多态性与低出生体质量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Pro等位基因可能是低出生体质量的遗传易感基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Sin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inoSCORE评分法则进行评分并预测其死
目的:1.观察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TcTNS)对匹罗卡品诱发的癫痫持续状态(SE)所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2.观察观察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TcTNS)对匹罗卡品诱发的慢性癫痫模型大鼠海
本刊讯:3月25日,2020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暨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召开,省政府副省长张世珍、副秘书长贾宁、省科技厅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会议.rn张世珍在会议讲话中强调,要牢
期刊
目的:冠心病位居全球疾病死亡率第一,占据所有死亡人口的五分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例特征,而炎症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核巨噬细胞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