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型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典型教育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历来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就的辉煌期,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典型教育法的合理运用。本文以典型教育法为主线,研究延安时期党的典型教育法的宣传形式和实践成果,并进一步探究典型教育法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深化延安时期典型教育法与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延安时期,党的典型教育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典型教育思想,进一步壮大了劳动群体和革命组织,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向前发展。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是总结延安时期典型教育法的历史经验,彰显典型教育法的当代价值。本文包含绪论和主体部分,研究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方法和本文创新之处。第二章,典型教育法的相关概念辨析和基本理论研究。在研究典型教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典型教育思想。无产阶级革命中,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提出过相应的典型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孟子、董仲舒等思想家都有类似的典型教育相关观点的提法。第三章,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育的主要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正面典型教育法、反面典型教育法、正反典型正向教育法。延安时期,正面典型教育法强调的是:在革命建设中,领导干部必须要以身作则、共产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行各业必须注重典型的引领作用、有必要从历史中挖掘过往先进典型的价值;反面典型教育法强调的是:法律制度作为思想警示的先导,遇到违纪案件必须严肃处理;正反典型正向教育法强调的是:加强正面典型的监督作用,使典型效应长存!引导反面典型进行改造,意在帮助反面典型进行革新,引导其成为进步的先进典型。第四章,延安时期典型教育的宣传形式和主要成果。延安时期,党的典型教育宣传形式丰富多样,促进了典型教育工作收到实效,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典型教育宣传形式,包括文字宣传、口头宣传、活动宣传、民俗宣传、符号化宣传。多样灵活的宣传形式,扩大了典型教育的宣传效果,使得宣传内容最广泛的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激起了解放区大生产运动及参军热潮,使典型教育取得精神、物质、制度方面的重大成果。第五章,延安时期党的典型教育法的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基本经验包括:要围绕党的工作重心选取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群众身边的典型用典型来教育群众;要营造浓厚的典型氛围,需要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典型教育的宣传工作,必要时给予先进典型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带动社会形成浓厚的典型教育环境。典型教育的当代启示有:在选取、树立、宣传典型时,要注重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保持典型的客观真实性;引导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很重要;典型教育工作融合主题活动是增强典型教育的吸引力的有效载体,并在典型教育活动中建立奖惩机制,能够调动公众参与的热情。社会主义新时期用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典型教育吸引力,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