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制五种不同脂肪(能量)蛋白比的试验饲料,对梭鲈的生长和代谢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包括两个系列的试验:试验一,通过75天的养殖试验,研究了梭鲈幼鱼(7.75±1.17g)的生长性能。试验表明:①投喂不同脂肪蛋白水平的饲料,以第4组的生长速度最快(SGR为2.86±0.17%·d-1)、饲料系数最低(FCR为1.57±0.12)、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最大,分别为98.44±2.38%和30.88±3.83%,这时饲料中粗蛋白为40.23%,脂肪含量为8.40%、总能为18.48 MJ/kg、脂肪蛋白比为0.21、能量蛋白比为45.94KJ/g。②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为变量因子,以梭鲈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为指标,通过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梭鲈最大生长速度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9.80%,脂肪含量为8.79%,总能为18.53 MJ/kg,脂肪蛋白比为0.22,能量蛋白比为46.56 KJ/g;梭鲈获得最大的蛋白质沉积率时,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76%,脂肪含量为9.18%,总能为18.65 MJ/kg,脂肪蛋白比为0.24,能量蛋白比为48.12 KJ/g;梭鲈获得最大的能量保留率时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55%,脂肪含量为9.45%,总能为18.72 MJ/kg,脂肪蛋白比为0.25,能量蛋白比为48.56KJ/g。③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增加可以降低鱼类耗能时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表明饲料脂肪对蛋白质有节约效应。④饲料的能量蛋白比过高(58.79 KJ/g)或过低(42.54 KJ/g)时,梭鲈的增重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均显著低于其他能量蛋白水平组(P<0.05)。⑤不同脂肪蛋白比饲料对梭鲈幼鱼的体成分(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形体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全鱼水分最小的为第3组(74.13%);第4组的全鱼粗蛋白含量最高(57.99%);第5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最低(10.57%)。试验二,采用流水式呼吸装置在水温20±0.2℃条件下,通过投喂这五种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全价人工配合饲料,观测梭鲈摄食后特殊动力作用过程中的耗氧和氨氮排泄等指标,分析能量蛋白水平对特殊动力作用(SDA)过程耗氧和氨氮排泄的影响,探明不同脂肪(能量)蛋白水平饲料影响蛋白质在特殊动力作用过程中的代谢耗能比例。试验结果表明:①梭鲈摄食以后,SDA过程中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呈现出进食后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再缓慢下降到进食前的代谢水平;②梭鲈摄食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饲料后,饲料对SDA过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显著。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脂肪添加量的减少,耗氧率(OC)呈线性增长,由小到大的顺序为OC1<OC2<OC3<OC4<OC5(p<0.05);③饲料中能量蛋白水平不同,蛋白质耗能比例差异显著(p<0.05),摄食粗蛋白33.85%、总能19.90MJ/kg的饲料,蛋白质为摄食代谢供能的比例为38.53%;摄食粗蛋白36.13%、总能19.38MJ/kg的饲料,蛋白质为摄食代谢供能的比例为39.45%;摄食粗蛋白37.89%、总能18.85MJ/kg的饲料,蛋白质为摄食代谢供能的比例为44.01%;摄食粗蛋白40.23%、总能18.48MJ/kg的饲料,蛋白质为摄食代谢供能的比例为48.83%;摄食粗蛋白42.14%、总能17.93MJ/kg的饲料,蛋白质为摄食代谢供能的比例为51.62%。所以饲料营养组分能够影响梭鲈摄食后的耗氧和氨氮排泄。饲料能量蛋白水平能够影响梭鲈蛋白质代谢中分解供能与合成体成分的比例,致使SDA系数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