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膜细胞来源细胞外基质在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脱牙周膜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对再植牙周膜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相关通路研究,以期获得大量具有良好干性的牙周膜细胞。然后将该来源扩增的牙周膜细胞体外构建细胞膜片植入裸鼠体内,观察相应牙周组织再生情况,为未来牙周膜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材料与方法:1.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第二代牙周膜细胞免疫组化进行来源鉴定。低密度连续培养14d构建单细胞膜片,进而脱细胞处理,采用光镜、SEM观察脱细胞前后ECM框架,免疫荧光染色鉴定ECM主要蛋白Col-I、Fibronectin表达。2.血平板计数法观察ECM对再植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观察MAPK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在细胞增殖中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和活性氧改变情况,运用Real-time PCR观察周期相关标记物基因表达情况。3.细胞接种培养7d后,加入或不加入抑制剂XAV-939,通过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干性相关标记物Nanog,Sox-2,Oct-4表达情况。4.再植细胞7d后加入或不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β-catenin抑制剂XAV-939分别进行成骨染色及成骨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5.比较不同介质培养来源的牙周膜细胞所构建的细胞膜片,Western-blot及real-time PCR分别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组织学检测体内牙周再生状况。结果:1.第2代细胞连续培养14d,呈单层细胞膜片状态,脱细胞处理后光镜下未见细胞结构。扫描电镜显示脱细胞后完整交错排列的纤维网状结构,几乎未见细胞残留物。免疫荧光显示ECM主要蛋白Col-I,Fibronectin均得以大量保留,脱细胞前后无明显差异。2.与培养皿组相比,ECM组具有促进再植细胞增殖作用,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内磷酸化MAPK水平逐步上升。ECM组再植细胞G0/G1期比例减少,S、G2/M期比例增加,周期相关蛋白基因Cdk-4,Cyclin表达上升,且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下降。3.ECM促进细胞干性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加入β-catenin抑制剂XAV-939后,均能促进细胞Nanog,Sox-2,Oct-4表达。Western-blot显示ECM促进activeβ-catenin表达,且该趋势与Nanog表达一致,加入β-catenin抑制剂后,activeβ-catenin和Nanog表达均升高。4.ECM促进再植细胞在成骨诱导条件下骨向分化,ALP染色和ARS染色均显示ECM较对照组更深。且该分化潜力可被β-catenin,JNK抑制剂抑制。对照组加入JNK抑制剂后,成骨分化未见明显影响。5.ECM扩增来源牙周膜细胞构建的膜片形态更为致密,高表达细胞外基质蛋白。体内植入后产生的纤维组织更致密,纤维伸展更有规则,厚度增加,且有类牙骨质/牙周膜组织形成。结论:1.组织块培养法可成功获取牙周膜细胞,细胞来源于中胚层。通过化学试剂处理可成功脱细胞处理从而获得结构较完整的ECM。2.ECM具有降低再植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周期改变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增殖。3.ECM可能通过促进activeβ-catenin表达从而维持再植细胞干性,通过抑制activeβ-catenin表达和促进JNK表达促进再植细胞成骨分化。4.ECM来源的细胞形成的细胞膜片更致密,体内再生牙周组织能力更强。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Web服务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服务故障也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并给企业造成损失。提高Web服务的运维效率,是保证线上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的关键。运维是Web服务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线上服务安全稳定地运行。传统的Web服务运维主要依赖运维人员的领域知识和运维经验。然而,随着Web服务规模、类型和复杂度的剧增,依赖人工分析
飞机在面对导弹来袭威胁时,相对于传统的诱饵干扰等被动式防御战术,采取主动防御的手段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自我保护,具有颠覆性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主动防御三体对抗任务的全过程,包括对来袭导弹的融合估计、防御导弹的预测制导以及载机的机动策略等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针对来袭导弹融合估计问题,设计了多模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跟踪与估计方法。分析了三体对抗的运动模型与传感器测量模型,使用交互多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禀赋不足、短缺严重,发展节水灌溉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然而,水资源的循环属性和系统特征也决定着节水灌溉必然产生伴生过程的改变和伴生系统的安全问题,规模化节水灌溉的生态效应与生态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本文则针对这一问题,以西北干旱内陆河区为例,开展规模化节水灌溉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和应用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体系,分析了节水灌溉
本文在当下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现实中观察发现,设计实践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正面临着注重精神性转变的挑战,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在少数的设计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分裂”现象:形与神的脱离,作品与场地的内在精神性是否一致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拟在关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文化传承问题范畴内,针对性地探索建构一种设计方法理论。基于两种倾向的六种研究方式,该方法理论在建构过程中关注中国地域性的影响前提,以索绪尔语言
学位
学位
光电探测器作为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在科技、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摩尔定律的不断推进,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发展尺寸更小、性能更优、调控更智能的下一代光电探测器件成为人们越来越迫切的需求。2004年出现的以正六边形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单层碳原子,即石墨烯,由于其具备二维结构、超高迁移率、超宽吸收谱和简单可控等性质,已经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光电子材料,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
TLR3/4在抗感染免疫应答中有重要作用。TLR4通过Mal-Myd88和TRAM-TRIF转导信号,促进炎症因子和IFNβ表达。TLR3通过TRIF转导信号,促进IFNβ表达。TRIF招募TRAF3,激活TBK1及下游IRF3,也招募TRAF6-RIP1,激活TAK1及下游NFкB。TBK1直接磷酸化IRF3 S396位点,磷酸化的IRF3形成二聚体,转位进入细胞核,启动IFNβ的表达。mTOR
机械感受将外部环境中的机械力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在动物应对天敌、求偶、繁殖等生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机械感受形式包括触觉、痛觉、听觉及本体感受。机械敏感离子通道或蛋白是生物实现机械感受的重要载体,并且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但是,这些受体在机械力转导过程中的分子与神经机制仍然不是特别清楚。因此,研究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等机械受体对于揭示机械感知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并且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
2020年日本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临床实践指南(J-SSCG 2020)是日本重症监护学会和日本急诊医学协会联合对J-SSCG 2016的修订更新,于2020年9月首次发布,2021年2月再次发布。本文对J-SSCG 2020中关于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治疗部分进行解读,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识别脓毒症患者的DIC状态,改善脓毒症合并DIC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