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徽州传统民居和新建村民住宅的砌体外墙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现场测试、实验分析、软件模拟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徽州民居砌体外墙的热工性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通过实验分析和软件模拟验证其改进效果。
论文第二章从外部条件和内部需求两个方面介绍了徽州民居砌体外墙建造的主导因素。本文介绍了徽州地质状况、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状况,并分析了这些外部条件与徽州民居建造之间的关系;同时论文从热舒适度(主要包括保温隔热、遮阳、通风等)、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涉及风水、宗族制度、礼学)等方面分析了内部需求与徽州民居外墙建造的关系。
论文第三、四章分别对徽州地区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的砌体外墙和近20年来徽州广大农民运用新材料自行建造的具有一定的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建村民住宅砌体外墙进行了研究:
首先,笔者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先后三次前往徽州,对两种建筑外墙的选材、构造做法进行了实地调研。
其次,通过现场测试、软件模拟方法对两种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徽州传统民居砌体外墙,采用无机内保温来改进其热工性能;对于徽州新建村民砌体外墙,采用填充泡沫混凝土、做无机内保温等方法来改进其热工性能。并运用软件模拟、实验分析的方法对改进的效果进行验证,系统的总结了外墙做无机内保温和泡沫混凝土填充空斗砖墙做墙体保温的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