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砌体外墙热工性能与改进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徽州传统民居和新建村民住宅的砌体外墙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现场测试、实验分析、软件模拟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徽州民居砌体外墙的热工性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通过实验分析和软件模拟验证其改进效果。   论文第二章从外部条件和内部需求两个方面介绍了徽州民居砌体外墙建造的主导因素。本文介绍了徽州地质状况、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状况,并分析了这些外部条件与徽州民居建造之间的关系;同时论文从热舒适度(主要包括保温隔热、遮阳、通风等)、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涉及风水、宗族制度、礼学)等方面分析了内部需求与徽州民居外墙建造的关系。   论文第三、四章分别对徽州地区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民居建筑的砌体外墙和近20年来徽州广大农民运用新材料自行建造的具有一定的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建村民住宅砌体外墙进行了研究:   首先,笔者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先后三次前往徽州,对两种建筑外墙的选材、构造做法进行了实地调研。   其次,通过现场测试、软件模拟方法对两种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进行研究。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徽州传统民居砌体外墙,采用无机内保温来改进其热工性能;对于徽州新建村民砌体外墙,采用填充泡沫混凝土、做无机内保温等方法来改进其热工性能。并运用软件模拟、实验分析的方法对改进的效果进行验证,系统的总结了外墙做无机内保温和泡沫混凝土填充空斗砖墙做墙体保温的施工工法。
其他文献
我国老龄人口急速增加,老龄问题已成为本世纪公认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在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中国,亲切、舒适、安全的居住区公共空间是老龄群体颐养天年的重要保证。然而,
城市滨水区的重要价值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也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热点。在城市滨水区开发逐步转化为世界性现象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城市决
当代中国大学校园规模日渐扩大,校园内存在明显的“自行车潮”现象。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从表象上看是校园人数规模、地域规模扩大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从深层次
徽州历史街区是徽州徽商文化和徽派建筑的多重载体,是当地城市风貌的真实反映,是至今仍未远离人们生活的为数不多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历史街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
深圳城中村被公认为深圳脏、乱、差的典型代表。综合看来,城中村具有三个共有问题:其一,城中村往往难以被外界理解,犹如封闭的孤岛,隔离于城市之外;其二,城中村拥有深圳最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的高速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城市建筑色彩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因子,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一方面,城市建筑色
刘福泰(1893~1952),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位建筑系主任,近代建筑教育的先驱。早年求学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系,并先后获得俄勒冈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及俄勒冈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本论文提出街道步行空间序列的概念,着重探讨城市街道中那些集步行交通、商业、休闲、社会交往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步行空间。这部分空间位于车行道和沿街建筑之间,既包括道路
学位
从古至今,中外研究者都持续研究着建筑给人的影响,也因此开创和发展了众多理论来阐述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如通过对众多建筑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而成的中国传统风水形势理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