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提高生存能力的需要,是提高创新精神的需要,也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创新精神还比较欠缺。究其原因,从教与学两个角度来说,主要有:教师及教学的不足、学生的惰性与无奈。针对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的现实,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与途径上,笔者着重从教师教学这一层面对如何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使之想问;教会思维方法,使之会问;采用灵活手段,使之乐问;讲究提问技巧,使之善问;培养质疑习惯,使之敢问;注重过程引导,使之勤问等六个方面,按照使学生想问——会问——乐问——善问——敢问——勤问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心得。最后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要从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开拓个性教学空间;注重教学方法,创设最佳教学情景;把握问题设计的原则,达到严谨、计划、实效等四方面的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发挥历史学科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