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离体眼在保持血管灌注状态下作视网膜血管搭桥操作的可行性。
方法:羊眼取自当地屠宰场,羊屠宰后立即剜出眼球,眼球剜出后即刻返回实验室,羊眼在运送回实验室过程中一般在常温下保存,运送时眼球周围的温度一般在2-17℃,随季节不同而不同。在屠宰后的30分钟内将羊眼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在眼科显微镜下小心分离出眼动脉,尽量分离出眼动脉的主干,远离眼球侧剪断眼动脉,在眼动脉断端处滴一滴普通肝素,使眼动脉断段处开口轻度扩张,插入24G静脉留置针,建立起血管灌注模型。用Krebs液作为灌注液,完全置换出视网膜血管内残留血液,自眼动脉注入稀释的亚甲兰,增加视网膜血管的可见度.结扎一根血管,自眼动脉注入经灌注液稀释的红色墨水,建立血管阻塞模型。在阻塞的血管和临近通畅的血管分别进行穿刺,将微细导管自穿刺口插入血管,穿刺插管处用缝线结扎,实现血管搭桥。从眼动脉中注入红色染色剂评价搭桥血管的通畅性,血管搭桥完成后再经眼动脉注入红色灌注液,观察指标包括:(1)视网膜动脉搭桥的远端及静脉搭桥的近视盘端的血管内是否出现红色灌注液;(2)视网膜动脉搭桥的远端及静脉搭桥的近视盘端血管充盈情况,;(3)血管插管处有无染色剂渗漏。
结果:眼动脉插管后可观察到视网膜血管内残留血液逐渐被透明灌注液置换,从眼动脉注入稀释的亚甲兰后,视网膜血管内充满淡蓝色染色剂。结扎一支视网膜分支动脉或静脉,自眼动脉注入经灌注液稀释的红色墨水,见视网膜血管逐渐被红色灌注液充盈,唯视网膜动脉结扎处远端及视网膜静脉结扎处的近视盘侧血管内仍为蓝色染色剂,建立简易的血管阻塞模型。在视网膜血管穿刺、插管等操作完成后,经眼动脉注入稀释的红色墨水,可见视网膜动脉血管搭桥之远端及静脉搭桥之近视盘端的血管内出现红色灌注液,血管插管处无染色剂渗漏,表明视网膜血管搭桥获得成功。
结论:在血管灌注的情况下进行离体动物眼血管搭桥手术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