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传统研究基于理性人假说,将企业管理者视作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然而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与发展,相关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并非是完全理性的,通常表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使得管理者的某些决策行为并非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有关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作为表现最为稳定的非理性心理特征,是影响这类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仍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可能对企业投资决策有着更为突出的影响。出于对投资者保护的缘故,需要研究企业是否有有效的治理机制,可以抑制因高管过度自信心理所造成的企业投资行为的异化,从而提升企业价值。会计稳健性属于财务报告重要属性之一,可以降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企业代理成本。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会计稳健性对于企业管理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治理作用关注较少。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年-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数据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划分,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过度自信心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会计稳健性对于这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高管过度自信心理同企业过度投资情况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所引发的非效率投资情况更为严重。第二,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且非国有企业中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较强。第三,在企业具有较高的会计稳健性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在国有企业中,会计稳健性对于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所引发的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作用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