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早熟晚粳武941为供试材料,设置了亩栽1.5万穴(2本)条件下,一生总施氮15Kg/亩,前期与中后期施氮比例为2∶8、3∶7、4∶6、5∶5、6∶4、7∶3,共6个处理,各处理中后期追肥分三种,即叶龄余数5、3两次均等追肥,叶龄余数4、2两次均等追肥,叶龄余数5、4、3、2、1五次均等追肥;同时设置了只有前期施氮、中后期不追氮及空白不施氮处理,以一生总施氮分别为15Kg/亩、20Kg
其他文献
本文从受精子房体积膨大和粒重两个方面研究了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籽粒灌浆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始穗期改变源库比例对其灌浆结实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分析比较了两优培九根系和叶片的衰老进程,以及灌浆结实期温度和土壤水分状况对两优培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1)开花日序与受精子房体积膨大速度、单粒充实度和粒重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两优培九的受精子房体积膨大速度...
学位
试验于1998-2000年在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试验场进行,以杂交中籼稻汕优63和中粳稻武运粳8号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栽插密度、肥料运筹等措施,塑造不同产量的群体,研究高产水稻有效分蘖期、拔节期及抽穗期的株型指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高产水稻生育前中期的主要株型指标 有效分蘖期(N-n期)植株叶开角大,叶片较长,叶片松散度适宜,汕优63顶部...
学位
试验于1999年、2000年在扬州砂壤土上进行,地力中等偏上。供试品种为武运粳8号(常规晚熟中粳)、两优培九(两系法杂交籼稻)。稀播壮秧,6月中旬移栽。试验设亩插穴数、每穴本数二因素,各自为0.5、1.0、1.5万穴/亩,1、2、3本/穴3个水平,并相应配套一生持续平衡的促进生长施肥模式,形成9种稀植处理。同时设置了常规亩插2万穴对照CK,其中武运粳8号每穴2本,两优培九每穴1本。主要结果如...
学位
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水稻育种实践表明,株形对纹枯病抗性是有影响的。了解株形性状与纹枯病抗性和产量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区分真正的抗病基因和影响抗性的株形性状,是聚合抗纹枯病基因,以及从株形入手开展既有利于高产又有利于抗纹枯病育种的基础。 本研究利用珍汕97B/明恢63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_(11)、F_(12)),在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中,调查其纹枯病病级、株高和生育期等17个株...
学位
为研究水稻籽粒淀粉结构形成的酶控机理,本实验以六个不同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水稻籽粒发育时期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EC.2.7.7.21,AGPase)、淀粉合成酶(EC.2.4.1.21,SS)、淀粉分枝酶(EC.2.4.1.18,SBE)以及淀粉脱枝酶(EC.3.2.1.41,DBE)活性变化,同时分析了各个品种的淀粉结构形成动态,通过相关性分...
学位
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的主要途径。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育种手段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两者都要求拓宽种质资源的利用。在当前,玉米种质资源狭窄是我国玉米育种的突出问题,这要求必须补充新的种质,扩大种质资源的利用。玉米多叶材料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种质,是高光效育种的宝贵材料,其特点是:穗上叶片数多,一般可达8~25叶,叶片上冲,植株高大,茎杆粗壮,根...
学位
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6三体为工具材料,通过杂交,研究了籼稻矮秆材料矮泰引-2和一枝腊双矮分别所携带的半矮秆基因sd-t和sd-n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通过杂交和辐射诱变,对含sd-g、sd-t和sd-n半矮秆基因的3个非sd-d矮源的一些不良农艺性状进行改良,在杂交F_5、F_6代及辐射的M_3、M_4代中进行选择,并以南京11号为测交亲本,与中选得到的株系进行测交鉴定。结果表明,半矮秆基因...
学位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不同年代、不同产地的籼稻品种(组合)41个、粳稻品种(组合)40个为供试品种,研究籼、粳水稻品种根系性状的种质资源、高产水稻品种的地上部、地下部特征以及根系有关性状与地上部有关性状及产量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籼、粳稻品种间诸性状的差异较大,籼稻品种间地上部性状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的变幅为1.47~12.03倍,地下部性状的变幅为1.52~4.70倍;...
学位
通过严格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以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常规粳稻武香粳9号和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结实期不同低限土水势对稻米品质主要性状整精米率、垩白及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及其生理特性;并观察了严重水分胁迫下不同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 (1)水稻籽粒整个灌浆结实期间,当低限土水势为—15kPa时,稻米品质有所改善;而当低限土壤水势低于—15kPa时,整精米率显著降低,垩白粒率、垩...
学位
试验于1998-2000年在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试验场进行,主要研究了小麦一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及其平衡关系,分析了内源激素与小麦籽粒发育和充实的关系,并结合外源激素的调节效应探讨了植物激素对小麦籽粒发育和充实影响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一生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穗分化期间GA含量的变化动态为:幼穗中含量在生长锥伸长期至小花分化期呈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