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碳热还原-湿式磁选分离后氨浸回收锂和锰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优异的充放电性能、较轻的重量和相对于传统铅蓄电池的低危害性,锂离子电池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锂电池生产数量也呈爆发性增长,目前锂电池平均寿命只有3-5年,因此废旧锂电池数量也迅速增长。锂电池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数量庞大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若未能得到合适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与此同时,锂等有价金属也存在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既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可缓解锂电池生产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废旧正极材料Li和Mn的回收问题,提出了废旧三元正极材料碳热还原及湿式磁选分离-氨浸回收碳酸锂产品和硫酸锰产品的新工艺。首先使用碳粉在氮气氛围下对废旧正极材料进行碳热还原,探究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碳粉占比对碳热还原实验结果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进行数据优化,确定碳热还原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分析正极材料碳热还原反应的反应机理并探究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之后采用超纯水为浸出剂进行湿式磁选分离实验,探究磁性时间和固液比对湿式磁选分离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原理,得到浸出液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得到碳酸锂产品。使用(NH4)2SO3-NH3·H2O体系对磁选产物进行浸出,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分别探究浸出时间、固液比、温度、氨水浓度对氨浸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氨浸条件。氨浸渣采用在空气中焙烧的方式去除杂质并得到硫酸铵产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是99.3%Li(Ni0.6Mn0.2Co0.2)O2和0.07%Al等金属杂质组成。(2)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热还原实验最佳单因素分别是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60 min,碳粉占比10%。使用design expert 10进行响应面实验参数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时间为90 min、焙烧温度为680℃,碳粉占比为10%。5次平行实验Li的平均浸出率为94.92%,其中,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的交互作用<碳粉占比与焙烧时间的交互作用<碳粉占比和焙烧温度的交互作用。(3)温度在556℃到707℃范围内时,正极材料和碳粉发生反应,生成MnO,Ni,Co和Li2CO3,温度在707℃到780℃范围内时,Li2CO3从固态变为液态,温度在809℃到1120℃范围内时,Ni、Co金属单质形成合金。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650℃的碳热还原反应方程式可归纳如下:Li(Ni0.6Co0.2Mn0.2)O2+0.65C=0.5Li2CO3+0.6Ni+0.2Co+0.2MnO+0.15CO2(g)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石墨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为174.67 k J/mol,指前因子A的值为4.2806×10~6s-1。(4)湿式磁选分离的最佳时间条件为90 min,最佳固液比条件为10 g/L,Li的浸出率最高可达95.19%。蒸发结晶所得碳酸锂产品纯度可达99.7%,符合电池级标准,可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整个回收流程中Li的总回收率为92.6%。湿式磁选分离产物氨浸实验的最佳单因素条件分别是:氨浸温度为90℃、氨浸时间为3.5 h、氨浸固液比为10 g/L以及氨水浓度为3 mol/L。
其他文献
矿山废水中重金属污染是比较严峻的问题,如何有效去除或回收矿山废水中的重金属,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因而,探索一种经济、高效及绿色环保的处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吸附法因其成本低、吸附效果好、吸附剂种类多、吸附剂可重复使用而成为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的首选方法。因此本文采用多孔材料吸附法和生物吸附法来研究吸附回收铅、铜和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采用溶剂热反应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
学位
钒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炼钢、有色合金、化学试剂、核材料、电池等领域。从溶液中回收或去除钒的方法有溶剂萃取、化学沉淀、吸附等。其中,吸附法由于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再生而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钒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非常复杂,依赖于配位离子、价态、浓度和pH值,钒离子可以根据其价态、浓度和pH值等因素相互转移,钒的毒性随着其价态和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因
学位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的波动性与安全性问题,本文对光伏系统控制技术及调度优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光伏系统分类及构成情况,介绍了并网型光伏系统的特征。之后,对光储系统的基本模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针对光储系统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从方法优势融合的角度提出了改进的MPPT控制方法。接着,再从无功优化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类型光伏系统的控
学位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追求,国家电力系统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优质电能传输和输送容量两大方面。此外,近些年所发生的各类大停电事故,给各国社会发展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也给全球各国的电网网架结构提出极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电网稳定性和电能需求高的问题,必须对当前的电力网络架构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尤其是对在电力网络中占据核心主导地位的输电网络开展扩
学位
配电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配电网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发生故障率高、监测装置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运行维护,目前仍处于事后维修状态。随着我国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对配电变压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对其进行状态评估与运行维护研究,从而实现状态检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估与状态检修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配电变压器状态评估与运行维护方法展开研究,完成配
学位
细菌耐药性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动物中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不合理使用更是促进了细菌耐药性发生、发展。建立快速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AST)能够帮助兽医在更短时间内选出合适的抗菌药物,从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盲目性。近年来,快速药敏试验技术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成本效益、准确性、技术与操作难度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本研究基于
学位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和国家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不断提高,降低电网损耗成为电网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常用方法是采用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来指导实际的降损。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和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提高,理论线损计算的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文针对榆林电网的实际需求,分别建立了动态堆栈噪声自动编码器结合SVR的动态理论线损计算模型及快速简单循环单元网络的理论线损计算模型,然后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分别制定降损的方法
学位
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因其凝胶链上含有丰富的官能团易于吸附染料分子,而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由于传统水凝胶的机械强度不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力学需求。为此,本论文采用了水解缩合方法制备新型双官能化超支化聚硅氧烷(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HPSi)交联剂和引入膨润土(Bentonite,BT)为填料两种策略,以增强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田菁胶/膨润土(Polya
学位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运行中的核心系统之一,及时地预测接触网吊弦的使用寿命并在安全期内进行更换,对安全和经济方面都极其重要。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试验台来研究振动疲劳对吊弦寿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接触网吊弦疲劳断裂的产生机理,并以吊弦疲劳程度作为测试对象,开发出基于S7-200 Smart PLC的电气控制系统和配套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实现了对试验台中伺服电机的精准控制,使试验台可以进行间歇运动,更符合实
学位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冶炼自动化的需求从传统的DCS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向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及数字化方向发展。论文针对冶某炼企业中的MES系统建设,在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套功能完备的生产执行系统方案,实现了该冶炼企业生产过程数据采集、网络共享传输、数据集中存储,网页浏览发布等数字化技术的提升。论文首先根据客户功能需求给出系统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对MES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设计,包括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