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药方剂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已经发明的一种中药方剂(专利号:WO2012079419)经过临床实验显示了其在治疗湿性AMD方面的积极作用,此项试验的目的在于揭示作为方剂成分之一的大黄炭(charred Radix et Rhizoma Rhei,CRRR)对于半导体倍频激光诱导的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C57BL/6小鼠,通过引起Bruch’s膜的破裂诱发CNV。2、将诱发了CNV的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RRR干预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3、将CRRR干预组的小鼠给予CRRR的水溶液灌胃(浓度为0.6 g/100 ml;剂量为1 ml/0.1 kg;一天两次灌胃,共计21天)。4、将对照组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1 ml/0.1 kg;一天两次灌胃,共计21天)。3、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各5只小鼠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处死,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测定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mRNA水平的表达。4、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各5只小鼠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处死,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IL-10和VEGF的蛋白表达。5、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的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将造影图片进行分级以评估血管渗漏的程度。6、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22天,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余的小鼠处死,摘取眼球后制备视网膜铺片,进行三维共焦显微镜检查以评估CNV的体积。结果:1、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的14天和21天,将FFA图片进行分级并比较,在将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中与临床相关的组织损害(2b级)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2、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qPCR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IL-10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Western blot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IL-10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7天,qPCR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VEGF在mNA水平的表达没有显著增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第7天,Western blot显示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VEGF的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增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半导体倍频激光照射后22天,用共焦显微镜对视网膜铺片的CNV进行体积测定,在CRRR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1、CRRR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IL-10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2、CRRR在此方剂中的作用是因为IL-10的抗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一系列作用。3、CRRR在此方剂中的作用也可能是因为CRRR本身的止血作用以及和方剂中其他药物成分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