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E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eza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86例高龄(≥75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59例,年龄75-93岁,平均83.6±5.1岁。按Evans分类中Ⅰc型44例,Ⅰd型36例,Ⅱ型6例;右侧骨折44例,左侧骨折42例,无双侧骨折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新鲜的闭合性骨折,无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前时间为伤后1d~3d。损伤前患侧髋关节无疼痛,活动正常。按治疗方法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A组)38例,PFNA内固定组(B组)48例。患者均有较明显的骨折疏松改变,合并心脑血管病者58例,糖尿病者48例。统计学分析采用了SPSS16.0软件包对所采集的数据和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及数据处理。  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卧床时间比PFNA组短(P<0.05),PFNA组术中出血量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为手术切口脂肪液化。B组也出现3例术后并发症,2例于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出现螺旋刀片穿出股骨头,最终导致髋关节内翻畸形。术后3、6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P<0.05),术后12个月时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  结论:  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更早,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PFNA手术出血量少,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但卧床时间长,下地活动时间晚,早期髋功能恢复差,不利于患者恢复。  2、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作为高龄(≥75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对出生1天新生儿骨骼肌肉系统先天性畸形筛查,探讨新生儿骨骼肌肉系统先天性畸形发病情况,发现畸形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建立筛查模式,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采用小儿矫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与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及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A组)30例,冠心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委员大会于2007年12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参事、北京市园林局原副局长刘秀晨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陈兴国先生,第二届雕塑专业委员会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的委员约80人参加了会议。委员名单是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换届通讯选举及第二届常务委员会提名
前言: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全球人类死亡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目前临床上
一、引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5.4个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磷(P)、钙(Ca)、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规律,为预防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早期补充钙、磷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