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三参数自动变速理论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705005)“工程车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电子节能控制研究”及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项目“提高工程车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电控方法研究”,主要针对现有工程车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承受高强度负载时动力性不足的突出问题,以提高工程车辆动力性为目的,围绕车辆自动变速技术进行了三参数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 综述了车辆自动变速的产生说明了研究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意义,按照其发展的阶段分类,综述了自动变速前期、液力自动变速阶段、电控自动变速阶段和智能自动变速阶段发展历程及特点,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控制系统智能化、车辆电子一体化是自动变速技术发展趋势的两大特征。阐述了工程车辆中实现自动变速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科研情况和应用情况,并列出了本文研究内容。二. 分析了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特性以轮式装载机为实例,对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变速器、驱动桥和车轮部分工作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并指出了发动机在全负荷下,其输出功率、油耗与转速存在的关系及发动机工况对传动系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液力变矩器工作在高效区能够提高传动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得出了它们的工作状况是影响工程车辆经济性和动力性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另外,减少换挡次数能够有助于传动系节能。三. 自动换挡规律的研究换挡规律是自动变速器开发的核心技术,总结了汽车目前存在的单参数换挡规律、两参数换挡规律、三参数换挡规律和智能化换挡规律,并分析了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燃料经济性换挡特征。分析了工程车辆两种不同的<WP=66>二参数自动换挡方法,以泵轮转速和涡轮转速的换挡策略更有实际意义。将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车辆的动力性,通过分析它们的共同工作特性,提出了以油门大小、泵轮转速和涡轮转速的三参数自动变速策略,并得到了三参数换挡表,制定了自动控制方案。另外,智能控制在工程车辆上也有较大发展和前景。四. 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阐述了将计算机仿真应用于自动变速系统开发中的目的和意义。建立了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变速器、驱动桥和车轮部分的数学模型以及车辆负载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泵轮转速和涡轮转速为变量,建立了车辆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又根据三参数自动换挡规律确立了自动换挡控制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图形建模技术的支持下,开发了车辆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并用该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三参数自动换挡规律可以通过变速器换挡来提高涡轮输出功率的目的。车辆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的开发为换挡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研究工具。五. 自动换挡规律的台架试验阐明了试验目的及试验数据采集和控制方案,介绍了自动变速试验台的构成及主要试验用仪器,阐述了本文的采用的软件,介绍了测量油门位置、转矩、转速所使用的仪器和制定了它们测量方法,详述了发动机特性试验和自动换挡控制试验及试验结果。六. 自动变速器的电控方法通过MCS-51单片机开发变速器的电控单元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设计了一种三参数控制器的单片机系统,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用水煤浆代替汽油燃烧已经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研发搅拌机器人代替大型储浆罐中传统笨重的机械式搅拌装置制造水煤浆的技术,就可
柱式作业平台是将操作者以及其携带的操作工具运送至要求作业高度进行操作的机械产品。随着作业平台在生产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柱式作业平台的操作平稳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随之不断提高。本文针对M12型自行走柱式作业平台的整车稳定性不高,车上操作人员作业时会产生晃动感,链轮链条关键连接部位曾存在失效破坏情况,机构强度与稳定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首先明确机构典型失效部位,确定危险点位置,然后进行强度分析,提出
学位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单独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基于网络互联的远程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应运而生。本文根据《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从新的教育理念及方式出发,借助于新型的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等,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工程制图网络教学系统NBITCIS(交互式紧耦合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由授课模块,练习模块、答疑模块、虚拟模型模块以及远程教育资源库等模块构成。系统采用表现层、业务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建设变得越来越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出现了新的景象,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建筑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要: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师不可缺少四个意识:即目标意识、学生意识、任务意识和思维意识。目标意识是构筑高效历史课堂的出发点,学生意识是构筑高效历史课堂的立足点,任务意识是构筑高效历史课堂的助力点,思维意识则是构筑高效历史课堂的落脚点。  关键词:高效;目标意识;学生意识;任务意识;思维意识  追求高效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笔者在多年的调研听课中发现:能否构筑高效的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