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6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需要,学校效能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认识到学校效能研究的重要意义。学校效能低下,教育改革就很难进一步深化,更不用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全面发展的学生。西方国家从20世纪进行学校效能研究,已经在研究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践证明,这些研究成果也提升了西方国家的教育绩效。反观我国的学校效能研究,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处于探索时期,特别是学校效能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的结合仍需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以20世纪下半叶西方的学校效能研究作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对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试图发现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特点,为我国的学校管理实践服务。纵观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研究成果大部分用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这些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具有示范效应。因此,本研究认为,我国的学校效能研究应该与学校实践相结合,为学校实践服务,尤其重视与学校管理实践的结合。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1.树立学校持续发展的效能观,加强学校效能建设;2.组建一支有效的学校团队,通过培养团队效能,实现学校绩效;3.发挥校长的教学领导作用,提高学校效能;4.创新校本管理,彰显学校特色;5.完善效能管理机制,实施目标管理评价,利用反馈作出改进和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课标改革的成效非常显著,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尤其是小学教育.数学课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