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iang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内蒙古1971-2010年23个气象站的气象要素数据,运用气候倾向率、克里金插值、相关分析、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数、等值线函数、Thornth waite Memorial模型等方法,对内蒙古40年的温度、降水、光照等农业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揭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内蒙古地区1971-2010年年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之后增温趋势显著。季节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增温贡献最大的是春、冬两季。内蒙古地区多年、季节平均气温,均呈现由南部、东南部向北部、西北部递减的趋势,温度分布主要受纬度和海拔影响。内蒙古各地区的年均气温、季节气温都表现增温趋势,区域之间增温幅度差异显著,中北部地区增温幅度大。内蒙古地区≥0℃积温、≥10℃积温和持续天数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表现由南、东南部向北、西北部递减的变化趋势。(2)内蒙古地区1970s-1980s中期降水上升,80年代后期降水减少。春、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内蒙古各地区年降水和春、夏、秋平均降水呈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冬季降水空间分布略有不同,最大值出现在呼伦贝尔西部地区,可能与地形有关。内蒙古东部、中部地区年降水呈减少趋势;西部地区降水呈现增加趋势。春季大部分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中部地区降水减少趋势明显;秋季东部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西部地区的降水呈增加的趋势;冬季气候倾向率值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内蒙古地区年S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内蒙古有干旱化趋势,1980S中期以后干旱现象明显加剧。四季干旱趋势与年均干旱趋势相一致,且在1990s之后干旱加剧显著。(3)内蒙古地区1971-2010年年均、季节平均日照时数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日照减少趋势最为明显,冬季次之。内蒙古地区年平均、季节平均日照时数基本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变化趋势。内蒙古绝大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减少幅度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4)1970s-1980s中期内蒙古地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呈波动上升趋势,80年代后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表现出下降趋势。春季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夏、秋季节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呈现下降趋势,夏季下降趋势尤为显著。内蒙古地区两年三熟制种植界限向北、向西扩展,1990s和2000s两年三熟制分布面积增加较之前显著。
其他文献
在湖北某学校一场作文竞赛中,有超两成的学生在《家长的“陋习”》这道题目下抱怨“他们太爱玩手机了”;在杭州,一所小学专门设立“抬头日”,希望家长每个月能有一天放下工作,全心
报纸
老师能否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如何,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成功的基石。本文紧密结合自身在理论研讨、教学实践过程的心得体会,从产生师生矛盾的原
当前高校中师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课题主要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以河北、天津六所重点高校为例,获得师生矛盾的表现、原因等,并通过综合、比较等研究方法提出了重建师生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不同型号的烧结Nd-Fe-B试样进行了动态压缩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回收试样的微观断口形貌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压缩载荷作用下
牧区思想政治工作是西藏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西藏的发展与稳定,因此,牧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开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当前我区牧民思想政治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深居内陆地带,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早晚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行气候。正是由于这种气候特征导致了总体上的水资源供应不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新疆玛纳斯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办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高职校办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与思考。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
从丹凤县生态建设的实际出发,对丹凤县林业建设的总体情况、特点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丹凤县营造林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与采取的措施,论述了丹凤县近年来的林业生态建
目的对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进行常规筛查,在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同时,也为寻找一个适合于血站大规模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盐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磊研究员团队开发出催化剂择形改性技术和分子筛型移动床催化剂成型制备技术,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了全球首套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