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作用下已冻区扩张演化对煤体温度场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 :吕小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层渗透率普遍低下,如何提高煤层透气性成为我国煤田开采的重要课题。液氮冷浸致裂增透技术避免了水锁效应对后期瓦斯排放的影响,节约水资源。相对于常规的水力致裂增渗技术,无论出于效益角度,还是出于环境保护角度,液氮冷浸煤层致裂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针对液氮作用下煤体温度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低温作用下煤体内未冻水含量变化规律以及作用前后煤体孔径分布特征。结合热传导理论、水分迁移理论以及“三区域”理论,在考虑温度场和渗流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流耦合控制方程,根据实验情况,划分了边界条件并对其进行求解。所得解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方程的准确性。本论文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核磁共振分析意采集煤样在不同温度下的核磁信号强度,分析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被测物体内可移动H质子之间的关系,揭示煤体内未冻水含量变化。试验得:煤体内未冻水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煤体内始终有一部分水不发生冻结,这部分水主要由微小孔隙中孔隙水和孔隙表面的薄膜水组成;在同一温度下,降温过程中未冻水含量比升温过程中未冻水含量高,其原因是水的冰点由温度和压力两方面因素决定。(2)通过核磁T2谱分布与煤体孔隙、裂隙分布之间的转化关系,得九里山煤样孔隙、裂隙发育程度。煤体内部微小孔隙发育良好,孔径在20nm以下的微小孔隙的孔隙体积占总的孔隙、裂隙体积93.318%以上。(3)在考虑含水率条件下,对半冷浸煤样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实时测温,分析煤体内部温度场变化规律,试验得,液氮作用下煤体内部各点温度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距冷源(液氮)越近的位置,其温度变化速度越快,最终稳定后的温度也越低。含水率越高,煤体温度场演化速度越快,冻结锋面移动速度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4)采用Comsol Muitiphysics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热-流耦合作用下煤体温度场模型,通过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得,在冰水相变潜热作用情况下,煤体温度场演化速度加快,温度场达到平衡时间也越短。基于“三区域”理论,随着冻结时间的增长,已冻区内部各点温度梯度逐渐减小的同时始终保持相等,正冻区温度梯度变化与已冻区呈现相同的趋势,但其变化的速度明显低于已冻区的温度梯度变化速度,并且各点之间的温度梯度不等。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国家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的推进,结合内蒙古地域特点和风光资源优势,风光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势在必行。充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是用户的首要要求,对风光储充电站的建模与仿真是进行充电站状态监测、实现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实时监测风光储充电站的运行状态及各项关键参数是对充电站进行有效监控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对充电站建模与仿真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CAN-GPRS的离网型风光储充电站在
发展冰雪运动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冰雪运动的发展,多次就冰雪运动发表重要论述。本研究目的就是总结和提炼习近平关于冰雪运动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冰雪运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研究收集了习近平关于冰雪运动重要论述资料,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研究方法探讨习近平关于冰雪运动重
研究目的:目前对人体在维持平衡过程中应对外部扰动时的动作策略尚不清楚。本文对健康男性大学生进行踝关节离心肌力测试与不同方向的扰动试验,综合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方法,探讨不同踝关节离心肌力比下的个体在扰动过程中姿势变异性与时变结构的特点,以期为了解人体应对外界扰动时的姿势控制模式提供依据,并比较线性与非线性方法在区分人体对抗外部扰动时的姿势控制方面的差异。研究方法:招募北京体育大学无踝关节受伤史的在校男
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象征主义是指19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期,在英国发展较早,接着在法国、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等地蔓延开来的一种艺术运动。画家们反对写实主义与印象主义对事物表面的摹写与细节的刻画,倡导将外在现实与个人的理念情感转换为事物内在经验的象征。重复出现的理念诉求与符号化的表意方式为形式各异的作品归纳出成体系的构成特征,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契机。本文是基于符号学理论背景下对19世纪象征主义绘画艺
随着云计算,服务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服务的多样性和社会性日益明显。随着服务之间协作关系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服务生态系统已开始出现,且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复杂网络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服务生态系统的系统评价对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多维度的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有助于从多维集成的角度阐明服务生态系统的性能。本文从生态系统、复杂网络和社会经济三个
学位
大数据时代,传统金融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的发展势不可挡。智能投顾应运而生。其凭借低门槛、高效率、个性化、信息透明度高的特点,迅速成为金融界的一个“高频词”。在资金融通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发挥着传统金融机构难以企及的作用。然而,智能投顾行业存在准入门槛模糊、法律不完善监管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整个产业处于监管缺失状态,投资者合法权益缺乏法律保护,智能投顾发展面临重重障碍。鉴于此,分析我国智能投顾法
在植物景观偏好的研究中,由于技术条件等方面到的限制,现有研究的代表性、准确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且植物景观的四维性对于感知偏好的影响并未被充分考虑;此外在植物景观设计结构与层次的侧重、植物景观季相设计、植物景观价值的展示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具体实践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鉴于此,本研究以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基于数字足迹结合现场调研分别从植物种类偏好、植物配置模式偏好、植物空间偏好、植物景观偏好时空分布、
港口码头工程生命周期中存在各类安全风险。对危害结构安全的危险源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从而达到提高码头安全性的目的。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基本直接依赖于主观判断,且存在表征量不一、无法对比不同危险源以及评价维度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高桩码头营运期危险源风险综合评价体系,提出相应的危险源风险综合评估方法,选择地震、船舶超载、堆载超载和土体蠕变等后果严重或发生概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车辆再识别由于在实际智能监控场景中的巨大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车辆再识别,是指在非重叠视野摄像头网络中搜索相同车辆。针对现有车辆再识别任务中的缺乏充分、有效标注,先验信息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从跨域迁移学习角度实现车辆再识别,并将研究重点放在解决目标域与源域之间由环境、设备等因素引起的域分离等问题。针对跨域车辆再识别任务,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