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扶肾方抑制腹膜透析相关腹膜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扶肾方对尿毒症大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明确扶肾方抑制腹膜血管新生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超滤衰竭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尿毒症透析组、扶肾方低剂量组、扶肾方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n=10)。采用5/6肾脏切除术构建大鼠尿毒症模型,术后第4周对模型进行鉴定:通过HE染色法观察肾脏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评价肾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的方法建立大鼠尿毒症腹膜透析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扶肾方或西药塞
其他文献
目的:对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处方及其药味进行文献考证,明确处方来源、处方组成与剂量、药材基源和产地;选取3个产地共15批次的药材、饮片进行质量检定,主要包括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并建立指纹图谱,之后对制备物质基准进行研究,建立桃红四物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方法,并测定指标成分的含量,最后阐述“药材-饮片-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关系。方法:1.依据“原方、原剂量、原制备方法”原则,查阅古代文献典籍及近现代临床
学位
目的:通过含药血清对体外小鼠嗜酸性粒细胞Eotaxin/CCR3通路影响研究,探讨疏风通络方对支气管哮喘细胞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疏风通络方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小鼠骨髓源性嗜酸性粒细胞原代培养,培养第3天换液,培养12-14天,收集P3代细胞。细胞分组为空白组、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CCL11+含药血清高剂量组、CCL11+含药血清中剂量组、CCL11+含药血清低剂量组、C
学位
目的运用舒脑欣滴丸(Shunaoxin,SNX)干预短暂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ded,tMCAO)大鼠,探讨SNX对卒中后肠道屏障和炎症微环境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运用线栓法制作雄性SD大鼠t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MCAO组)和芎归方组(tMCAO+SNX组)。假手术组(Sham组)仅行
学位
目的:1.观察扶肾方对尿毒症大鼠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模型腹膜损伤的影响。2.探讨扶肾方干预PF进程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PF组,造模组分别划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贝那普利组、扶肾方低剂量组及扶肾方高剂量组。PF组5/6肾脏切除术后2周经取血鉴定成模后予腹腔注射4.25%高糖腹透液20ml,在第1、2、4、8天
学位
目的以心理应激小鼠为研究模型,观察开郁种玉汤对小鼠生殖激素水平、线粒体分布、线粒体mtDNA拷贝数、抗氧化酶表达及凋亡基因表达、卵母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及卵母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探讨开郁种玉汤对改善心理应激小鼠卵巢储备力及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开郁种玉汤对心理应激小鼠生殖激素及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健康雌性4-5周龄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应激组、应激加开郁种玉汤组(中药组
学位
目的:1.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王耀光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王教授治疗本病的处方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以发展名中医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进一步丰富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2.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对大鼠肾功能及病理的影响。3.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干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研究
学位
目的:本课题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中医‘嫉妒不孕’理论研究心理应激所致非可控性炎症对卵泡SIRT1介导的‘自噬-凋亡稳态’的影响”(编号:8177150454)。本课题以SIRT1基因沉默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开郁种玉汤对慢性心理应激小鼠生殖激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自噬-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开郁种玉汤通过SIRT1通路改善慢性心理应激小鼠卵巢储备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开郁种玉
学位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是发生于动脉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斑块发生破裂或继发形成血栓,与AS临床急性缺血事件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在易损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增强斑块稳定性,延缓AS进展,为AS重要治疗策略。四妙勇安汤为清热解毒活血代表方,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四妙勇安汤可通过调节炎症、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外基质等,起到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明确补肾化石汤抗肾结石形成的药效;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补肾化石汤抗肾结石形成的关键基因,进而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肾组织中关键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检测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进一步验证,以期系统阐释补肾化石汤抗肾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为补肾化石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1.药效评价采用0.75%乙二醇
学位
[目的]通过构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对现有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全面汇总,为科研、临床决策快速获取指南、指南推荐意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顶层设计与平台搭建:成立多学科专家组,借助Spring,MyBatis,Vue,Element-UI,Redis,Elasticsearch,Flowable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开发,设置数据管理、评价报告、系统管理和权限管理4个模块。专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