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生态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的现象,表征了人类卓然立于自然之中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是一个民族得以保持独立性的基础。在现代社会,文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演变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因此,文化生态建设对于当今的中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们的几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和列宁的文化观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整个思想体系。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生态的理论,推动二者的结合,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当代中国存在的一些文化生态问题,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对文化问题进行了考察,先后提出和深化了文化的本质论、发展论、先进文化论、和谐论、生态论,为我们的文化生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也是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从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概念,到哈里斯提出的文化唯物主义,再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民族生态学”,以及近年来信息革命带来的文化“媒介环境”的相关理论,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对“文化生态”的内涵和价值有一个准确而深入的把握。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范畴,文化生态更是如此。我们将“文化生态”置于其产生的语境之中,从纵向的角度追溯了“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等概念的来源,综合了文化生态研究的两种视角,指出文化生态是一个文学范畴,指的是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既包括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包括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和文化内部之间的关系。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的土壤之中,各种文化及其生存环境组成了不同的群落、文化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文化生态。特别强调了“应然”的文化生态与“实然”的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生态的优化就是从“实然”到“应然”的一个过程,并对文化生态的内涵和要素进行了剖析。之后,又从横向的角度对“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文化形态”“文化业态”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对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其具有民族性和包容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文化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生存,关系到多元文化的共存,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还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作为支撑。因此,文化生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要将其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其纵向演进的轨迹和回归历史场景的过程中考察其得失,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服务于当前的文化生态建设。按照文化生态发展史不同的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为文化生态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之后的几任领导人将改革开放逐步推向深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生态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了新的征程。这一曲折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文化生态的发展都必须要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对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从机遇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为文化生态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证。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都为文化生态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为文化生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文化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表现在文化内部的不适应,包括文化生态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与信息技术时代的需求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造成的冲击,价值观遭到一定的破坏,文化安全受到威胁,意识形态遭到渗透等等。总体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我国的文化生态发展与世界接轨,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发挥优势,后来者居上,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文化生态建设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一旦落伍就会被时代抛弃。因此,中国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必须要辩证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我国文化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对当前文化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又非常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传统文化复兴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例如对传统文化的功利性认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丢失;原生态地域文化遭到破坏,城市改造过程中不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导致城市文化严重趋同;伴随着现代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而来的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在带来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庸俗化的趋势,削弱了主流文化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出现了信仰缺失问题;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不和谐因素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过度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造成精神文明“不够硬”;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对文化生态造成了跨界影响,破坏自然环境的深层次观念结构也是破坏文化生态环境的深层次观念结构;此外,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社会矛盾,也对文化生态产生了破坏作用。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还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优化文化生态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启示,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我们选取美国和英国、德国作为欧美国家的代表,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国家的代表,探讨其文化生态的优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这几个国家的文化生态发展总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文化的竞争力都比较强,文化产业对其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比较大的推动作用。例如美国的图书出版业、影视娱乐业、音乐唱片业和电子游戏业,英国的博物馆业、文化旅游业和表演业、德国的图书出版业和会展业、日本的动漫业和游戏产业、韩国的影视娱乐业等等,已经形成了品牌,出现了集群效应。在提高本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各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传播开来。这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例如大力培养文化领域的专门人才,健全文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自身的自然与文化资源,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等等。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问题进行考察,需要对中国文化生态的模式进行分析,对中国文化生态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评估,从而对整个发展态势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并提出建立中国文化生态资源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以及中国文化生态监测和管理系统,从而为文化生态的研究和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借鉴。文化生态优化应采取以下路径:从意识形态领域,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生态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生态优化工作的领导,以“五大发展理念”来指导和推进文化生态优化工作;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相关立法,提高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实践与策略层面,应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网络文化生态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
其他文献
寰枢椎的解剖及功能比较复杂。寰枢关节是否存在半脱位?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学术内涵。长期以来,骨科学者们对于寰枢椎不稳及寰枢关节对位异常的认识一
庐江县张院水库大坝采用液压抓斗法造塑性砼防渗墙进行防渗处理,有效控制了坝身、坝基渗漏,防渗效果明显。本文通过该技术在张院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混凝土防渗墙
对中老年痛症患者血瘀状况采用积分的方法,观察艾灸前后积分值的变化,以研究痛症与血瘀症的关系及艾灸从瘀论治的临床效应。结果显示,艾灸前后中老年痛症血瘀之积分值、人次及血
<正>患者女,1976年2月18日出生,因"未避孕未孕3年后,1次胚胎停育,未避孕未孕1年",于2012年3月1日(36岁)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2002年5月结婚,婚后性生活正常,无两地分居,2
房地产金融行业的研究焦点,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转变为资产证券化,同样的,它也成为金融行业的一项新突破。商业地产作为房地产金融重点发展项目,自然也受到金融领域的重点关注
"人肉搜索"作为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工调查相结合的信息搜索方式,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盲从性、后果的多重性等特点。"人肉搜索"如果被恶意使用或者滥用,就会严重侵害他人的
推进工会创新,不断增强工会活力,是当前新形势对加强工会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工会创新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工会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不断发挥积极作
<正>2005年月11月,韩国成功申报"端午祭"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地震。一个受到中华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的他国,竟然以"端午祭"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