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绩效分析是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绩效的高低受到了来自公司债权人、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公司员工乃至政府的多方关注。公司创办和存在的直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并进一步实现长期的发展与壮大。而持续稳定的经营与发展是公司获取最大利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持续的发展与壮大又是公司利润最大化得以实现的保障。因此,无论是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还是从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看,注重公司绩效的分析,提高公司盈利水平都具有非常现实的经济意义。国外关于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联性的观点主要有哪些,哪些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并能作为指导思想运用到实际中。而在实际中,又该如何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我国上市公司重股权筹资轻债权筹集的方式,是否具有长期的持续性,是否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这些都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直接目的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中间变量或路径进行了理论和定性分析,揭示了资本结构影响公司绩效的机理,为更好地进行资本结构的选择,提高公司绩效和企业价值提供给了理论支持。同时,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自变量,以公司绩效(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实证的角度为我国资本结构的完善,公司绩效的提高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个别分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梳理的基础上,以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0年的A股汽车(整车)业、能源业、信息技术行业以及家用电器行业为研究对象,分行业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弱度负相关。公司绩效较高的公司的资本负债率主要集中在40%-50%之间。与国内多数已经存在的关于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不同,为了尽可能消除行业、上市地区以及时间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四个行业(汽车整车业、能源业、信息技术行业以及家用电器行业),在A股的所有上市公司,2006-2010年连续五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容量。这样的实证结果,可以更有利地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