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明代医家薛己著作中痛证的医案和相关论述,全面系统总结其诊治痛证的规律和临床经验。方法:在仔细研读薛己著作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以痛为主症的医案,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体系分析这些医案,结合薛氏的相关论述,总结其诊治痛证的规律和临床经验,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对某些学术问题用比较法,探讨薛氏的独特见解。结果:过劳作痛、七情不遂作痛、误诊误治作痛是主要病因;疼痛按轻重分为痛不可忍、大痛(痛剧)、微痛;疼痛的性质与证候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小儿指纹色赤主热,透关射指(甲)非危证,望小儿指纹的诊断价值有限;薛己精究脉诊,追求“色脉相合,以求完全”;腹部按诊未将拒按与实证、可按与虚证划等号;虽重视外科内治,但也非常推崇外治法;多选用不同方剂,或数方同时合用,或朝夕用药,或一方用完更用另一方,虽擅长温补,但又不废弃攻邪之法。结论:薛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突破金元时代“痛无补法”的禁区,对于因虚致痛者果断采用温补治痛,开创了中医治疗痛证的第四个历程。薛氏治疗痛证既体现了其擅长温补的特色,又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