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人工浮岛的分类、组成及净化机理,从人工浮岛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国内外浮岛的研究情况。综合国内外人工浮岛对水体修复的研究成果,选取了添加混合填料和混合植物的组合型人工浮岛进行研究,首先对填料进行了单一填料的等温吸附试验和批量吸附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混合填料的优选;之后在静态浮岛试验中优选了菖蒲和美人蕉两种植物不同的混合栽种的比例;最后在动态试验中优化了水力停留时间,并研究了人工浮岛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效果,为人工浮岛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针对不同填料的选取,本文通过填料的等温吸附试验和批量吸附试验初步确定了沸石、陶粒、轮胎颗粒、火山岩、蛭石这5种填料对氮磷的吸附特性,在此研究基础上,将吸附氮磷效果一般的陶粒和火山岩作为基础填料,添加其它3种填料组合成不同比例的混合填料进行优选试验,试验得到优先除氮的2号混合填料(陶粒50%,火山岩25%,沸石25%)、优先除磷的6号混合填料(火山岩25%,沸石25%,轮胎颗粒25%,蛭石25%)以及去氮除磷最优组合的7号混合填料(陶粒20%,火山岩20%,沸石40%,轮胎颗粒20%)。静态浮岛中添加了优选出的三种混合填料作为浮岛载体进行试验。由于大量试验表明混种植物的人工浮岛修复水体效果更佳,因此本文分别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效果(菖蒲:美人蕉=3:1;菖蒲:美人蕉=1:1;菖蒲:美人蕉=1:3),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当菖蒲:美人蕉=3:1时对水体中各营养盐(TN、 NH3-N、NO3-N、TP、OP、CODMn)的去除效果最好。在实际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时,水力停留时间对营养盐去除效果的影响十分大,因此动态浮岛试验中选取优选后的混合植物比例首先进行了水力停留时间的优化试验,分析了各组合型人工浮岛(含混合填料、混合植物)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Id、3d、 5d、7d、9d)下对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得出了最佳水力停留时间5-7d。之后,在最优的水力停留时间下,针对不同浓度范围的进水条件,研究并得出了各人工浮岛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