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拟以白芨多糖作为乳化剂和活性成分制成的纳米乳为载体包埋桂花精油,探究桂花精油纳米乳的稳定性、安全性及抗氧化效果,以期为稳定、有效且具有美白、抗衰老效应的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单因素筛选,以白芨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优化白芨多糖的提取工艺。利用伪三元相图筛选乳化剂(白芨多糖与泊洛沙姆188的最佳比例)、助乳化剂、油相和水相的比例范围以及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Km值)。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取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桂花精油纳米乳的处方与工艺,并对桂花精油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考察。通过加速实验、长期实验、光照实验对桂花精油纳米乳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价;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溶血实验对桂花精油纳米乳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检测样品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桂花精油纳米乳和白芨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提取白芨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时:水料比1:5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 h,超声功率150 W,乙醇浓度70%,3倍体积的乙醇(V/V),醇沉时间2 h,白芨多糖的提取率为31.32%。白芨多糖与泊洛沙姆188的比例为1:2,助乳化剂为丙三醇,Km值为3,油相为大豆油,油水相体积比为5,超声功率70%,桂花精油投入量18μL。在该优选条件下制备出来的纳米乳直径为(218.9±4.1)nm,多分散系数为(0.228±0.032),粒度分布均匀。高效液相检测结果显示,桂花精油浓度在196.92-4923.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检测RSD为0.91%,测得含量平均值为984.09 ug/mL,RSD为1.42%,加样回收率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桂花精油纳米乳对光照稳定,离心实验和长期稳定性考察实验条件下纳米乳制剂无分层、无沉淀和破乳等现象,粒径基本没有变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桂花精油纳米乳在检测浓度范围内对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细胞溶血实验结果与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趋势相同,桂花精油纳米乳对细胞的溶血作用较弱,均小于5%,生物安全性较好。随着待测样品中白芨多糖、桂花精油浓度的增加,样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提示样品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白芨多糖、桂花精油的浓度成正相关。相同浓度的桂花精油和桂花精油纳米乳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比,略微增强,说明桂花精油纳米乳在制备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有的抗氧化活性,这种活性成分基本不受组分的干扰,且桂花精油与白芨多糖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白芨多糖可作为一种乳化剂和抗氧化增效剂用于桂花精油纳米乳制备;采用白芨多糖作为乳化剂和抗氧化增效剂制备成的桂花精油纳米乳稳定性、安全性较好,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效果,可用于开发稳定、美白、抗衰老的日化产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传统制造业出口的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换代、高技术产业取代传统出口行业已势在必行,而中部地区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基地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促进中部六省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在三国时期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被三国国王接受并传播,特别是新罗法兴王开始积极扶持佛教,佛教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受到新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时联邦政府拒绝援助的典型案例及其应对措施,来研究分析美国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基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特征、金融市场环境
游戏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绪的本能,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游戏中快乐、自主、自由地享受教育,是幼儿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欢乐成长的方式之一;在探索、促进幼儿、成长中丰富和升华幼儿的情感,是幼儿教育成长的重要目的之一。奥尔夫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中有节奏地律动、歌唱、玩耍和表演,而让幼儿在各种乐趣中引导、感知、体验、理解音乐,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之下。它不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学的教
水下舰艇的海水循环冷却系统的进出水口直接与海水相通,海水在流经进口格栅时会产生剪切层分离、旋涡脱落等复杂流动现象,诱发管内流体压力脉动,进而导致流噪声。本文针对实船进水口安装的方柱型格栅,将研究对象简化为方柱及并列多方柱,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方柱绕流数值模拟时常用湍流模型,并考虑了网格疏密及时间离散大小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以往文献数据对比,选择适合本文的网格划分方式及数值模拟方法,最终确定使
本论文以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下众多企业对多形态标志的应用需求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多形态标志的概述及其与传统静态标志、动态标志关系的探讨更加准确的诠释多形态标志的含义。运用文字语言的概念从多形态标志视觉语言的角度对其进行结构上的研究,进而提出适用于大部分企业的多形态标志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从而提高多形态标志的设计效率。最后通过实践对以上理论进行可行性的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以科技与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