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网络的水泥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ianzhu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及多层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通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水泥、石化、冶金、纸业、电力等行业。目前构建良好的企业信息化体系便成为了衡量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标准之一。因此,以多层网络技术作为硬件系统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工业过程中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存储、实时传输,以及各项计划特别是生产计划的自动下达与执行;实现企业产、供、销及管控一体化的技术,已经成为水泥生产系统中控制技术的最新亮点之处。其次,水泥生产系统控制过程中的新型PID控制、电机运转的变频控制、多种设备以及各制造厂商产品间的通讯协作等核心的控制技术,将作为构成生产系统中整体控制策略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较好地促进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环保性能、安全、精度等性能指标的提升。本文是在大连小野田水泥实际生产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水泥生产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进行设计,使现场控制层与基础、过程及生产管理控制层之间能够进行无缝结合,还包括在水泥生产过程中PID对风机入口、出口挡板的控制,以及电机在变频器控制下与风机挡板的协调控制研究及论证,最后设计系统的架构、网络构成、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报表系统等。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首先,本论文根据水泥生产系统控制过程中的开放性、互操作性、可靠性、数字化生产及生产工艺要求等特点,将生产系统中分散的测量环节和控制设备用网络节点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构建了多层网络的硬件结构。由于水泥生产系统的控制对象具有复杂程度高、分散程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进行集中管理、具有网络化发展需求等特点,本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上特点,设计出的系统体现了网络系统的快速性、扩展性及开放性的优势。本系统选用多层网络控制结构,由现场总线级、基础自动化级、过程自动化级、生产控制级网络相融合而成,通过搭建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从而实现生产联锁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数据自动采集以及设备的远程设定及控制功能。其次,由于水泥生产行业的特殊性,即生产现场的环境恶劣(主要以粉尘和噪音污染为主)、需要频繁作业、对操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程度高,同时水泥生产行业还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生产中电机设备的节能标准及SO2气体、S03气体、NO2气体等减排标准的控制要求,因此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便采用了可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的自动对位系统、优化电机运行特性的负荷平衡等多项控制策略。最后,由于小野田水泥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可视性差、控制对象多、安全操作要求高、生产集中管理等多项特点,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将监控管理系统和系统控制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对控制系统操作状况和运行参数的在线检测、实时诊断、趋势分析、及时发现和预报异常运行情况并提供故障处理信息的实时控制功能。本文所设计的监控系统,不仅可对操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指导,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通过设计的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功能,提高综合生产系统的管理水平。2009年10月,基于本文所设计的网络结构、控制策略、监控管理系统的大连小野田DCS项目成功投入生产运营。
其他文献
该研究采用泡桐叶柄为外植体在诱导芽分化,在1/2MS+BA4.0 分化培养基上分化频率可达80-100﹪.在此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叶盘法,以Kan为选择标记,GUS基因为报告基因,建立起了泡
三相应急电源为不平衡负载供电的情况较为常见,在离网独立工作的情况下,输出的电能质量只能依靠系统自身保证。三相四线制逆变器中线的存在,使得中线电流能够被操控,容易实现在负载不平衡的条件下三相电压的对称输出且能够直接输出相电压,适合应用于三相应急电源系统。传统三相四线制逆变器在负载不平衡时,中线电流流入母线电容引起中性点的电位波动,中线电流较小时可通过分裂电容来抑制中性点的电位波动。但随着负载不平衡度
该课题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嗓音检测、分析的系统.在研究中引入了新的方法和参量,实验中采取从相邻时段提取参数对比的方法来反映嗓音的变化,用引入的新参
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是山茶属中的耐寒原始种,在中国的自然分布仅见于山东半岛(崂山)和浙江沿海地区及台湾北部,青岛崂山及附近沿海岛屿是其分布的
该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抗葡萄糖阻遏突变株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gi) UV Ⅲ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该研究对籼稻胚乳谷蛋白各种提取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取谷蛋白之前,胚乳粉用环己烷或用乙醚脱脂,对电泳分离谷蛋白组分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脱脂与不脱脂对电泳效果
由于化石燃料愈加紧缺,人们对新能源的利用也愈加关注。风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在新能源发电中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风能太阳能都具有能量密度低,随机性强的特点,使得单独的风能或太阳能发电难以有稳定的电能输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合理利用了风能与太阳能的天然互补性,为负载提供了较好的电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单元、太阳能发电单元以及混合储能单元,如何对系统进行合理配置才能在最经济的
目前,随着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太阳能是当前世界上最清洁、最现实、大规模开发利用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光伏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本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对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中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技术、并网控制策略、孤岛效应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
该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细胞增殖的特征和意义.第二部分大肠癌和大肠腺瘤细胞凋亡的特征和意义.
该研究为耳聋缺陷补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通过将声信号转换为慢振动的刺激皮肤的触觉信号,可由触觉补偿听觉.用不同振列的振子代表信号中的不同频率成份,其振幅对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