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相伴而生的利益多元化与民主意识觉醒催生了各类社会矛盾与公共危机事件。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公民民意的表达提供了新渠道,长期处于内隐状态的舆情迅速外显,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形成巨大挑战。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的制度载体,其社会角色的成功扮演与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形成政府、媒介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系,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公共危机应对、公共关系沟通等领域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制度建设薄弱等原因,角色定位与扮演存在困境,对政府新闻发布的实效性形成制约。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本研究的出发点与意义,而后以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评述为基础,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结构与内容。第二部分选取社会角色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及公民的知情权理论作为支持理论,从“应然”角度对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进行理论分析,指出政府新闻发言人承担着舆论引导者与危机公关者、信息把控者、政务信息公开者的多重角色。第三部分选取“7·23甬温线”新闻发言人作为典型个案,在角色定位分析的基础上,从纵向时间节点、横向舆论场、国外媒体报道以及自我认识四个维度的情感值变迁入手,由点及面剖析出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外、角色间及角色内冲突困境,随后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角度挖掘出社会环境、制度建设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深层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强化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意识、完善角色规范与优化角色行为三个方面对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困境进行针对性的出路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