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与中古社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dl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毒”与中古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以陈寅恪先生提出的“了解之同情”的方法为指导,不以今人观点穿凿附会古人,立足于基本史料,力图做到“由小见大”。中古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四个基本要素是“衣、食、住、行”,其中“食”与“行”就与“毒”联系紧密,饮食起居、出行远游、探亲访友、贬官远谪都会与“毒”产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更不用说频繁见于史书记载的酰酒、毒药等问题。本文不仅在宏观上勾勒了毒的历史背景,而且更重视微观上的考证,并力图做到严谨有据。除第一章绪论外,本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二章主要研究的是中古社会的毒药。毒药作为“药”本属于医学的范畴,故全文开篇第一节就首先对中医药中“毒药”的概念进行剖析。“毒药”一词在中医中的概念主要是作为药物的统称。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药物本身含有毒性,而药物的毒性是其用来治病的原因。“毒”有“程度深”、“偏”等含义,而中医病因学上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邪”导致的阴阳不平衡,不平衡则不正、不调,药物的毒性即偏性,恰好治疗这种不正、不调,通过一定的合理的配方,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同时中医会通过炮制的方法降低药物自身的毒性。针对不同药物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这样既提高了药性,也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毒性,服用起来更加安全。第二节揭示的是普通认知中的杀人“毒药”。笔者认为界定古代的毒药需要有两条基本标准:第一,明确记载此药可以杀人;第二,存在用此毒药杀人的实例记载。综合考证,总结出中古时期的毒药有:钩吻(野葛)、乌头(射罔、附子)、鸩毒、巴豆、椒、堇、蓝药、当孤草等。同时注重挖掘毒药的文化内涵即“符号性”。但鉴于不同毒药的史料丰寡不同,对不同毒药“符号性”的研究亦有详略不同。在“余论”中揭示了某些情况下毒药需要合和,有时不会单单使用一种药物。接着通过史料对比,发现唐末五代社会的动荡,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用毒药害人的风气大盛,故而统治者在大赦天下之时,特别将“合和毒药”列为不赦之罪。第三章揭示的是毒物及其与中古社会生活的联系。首先介绍了中古时期的毒虫主要包括:蛇、蜂、蝎子、蜈蚣、射工、沙虱等等。运用史料勾勒中古时期对这些毒虫的认知,同时也注意从社会史的角度分析毒虫与中古时期人们出行远游之间的联系。中古时期还有一些毒肉、毒鱼、毒果蔬等成为人们的饮食禁忌,同时也是毒物之属。第四章揭示的是中古社会的蛊毒问题。此章的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但是所选择的问题和论述的角度又不尽相同。第一节主要揭示了中古时期人们对蛊毒认知在虚与实之间徘徊。在蛊毒产生之最早时期(或处于原始社会晚期),在原始逻辑思维的影响下,并不关心蛊毒虚与实之间的矛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开始区分这种矛盾,并且给出自己的解释,如将其解释为“气”等这种虚幻物,也会将其描述成实物形态的虫。何以解释此矛盾,笔者认为首先蛊毒本是想象之物,还有就是和社会各阶层认知水平不同与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有关。另外由于蛊毒本是想象之物,因此在对蓄蛊方式的想象上和蛊毒种类上都存在着层累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使蓄蛊和蛊毒的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愈加丰富。第二节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古社会对蛊毒恐惧心理。第一是从官方的角度来审视,当人们开始恐惧陌生、神秘且带有危险性的蛊毒时,官方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也介入其中,方式是行诸法律条文,对以蛊毒害人及蓄蛊者处以极刑。第二是中蛊毒之后所表现出痛苦的症状及其高死亡率成为人们恐惧的根源。第三节主要揭示的是医者对蛊毒话语的掌握问题。中古医书是记载蛊毒最为详尽的材料,体现了医者与蛊毒的紧密联系。同时,巫者虽然拥有医疗身份,但却没有和医者争夺掌握对蛊毒的话语权。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古时期社会整体的认知水平提升,信医不信巫成为一种大的社会发展趋势,医者作为一种专门从事医疗的社会群体越来越庞大,逐渐成为人们寻求治疗的第一选择。第五章主要揭示的是中古时期的“金毒”问题。第一节主要论述在中古时期“金”被视为有毒之物,服食可以杀人,但是此“金”主要是指金屑,亦即生金。同时在曹魏和西晋初年,史书中出现了三例饮金屑而死的记载。生金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天然黄金所含成分复杂,有铅、汞等重金属较多,这可能是被认为具有毒性的原因。然而经过烧炼之后,金的纯度大大提升,有毒物质也被剔除,“生金”变成了“熟金”,熟金便不被视为有毒之物。看到“金毒”一词很容易让人想到吞金而死之事,但是笔者结合医书中的相关记载,认为中古时期视吞金银之事为胃腑噎之疾,并非是因为金有毒而吞服自杀。致死原因是吞金之后导致消化系统的梗塞,黄金排泄不得,在痛苦折磨中死去。如果所吞之金是金簪等尖锐状物体的话,吞入腹中容易导致内脏出血、破裂,从而引起一些并发症,最终导致丧命。总之,吞金而死是一种机械性的伤害,不是化学性伤害。提到“金毒”又很容易让人想到了黄金和服食之间的关系。笔者发现有不少学者在论述此问题时没有注意到中古时期可供服食的黄金其实有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黄白术炼制而成的药金,第二种是自然黄金,两者是截然不同之物。故在第二节中通过梳理史料,分别详细介绍了中古时期服食药金和黄金的情况,进而窥探其中的文化内涵及信仰。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完善与金融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金融产品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新焦点,产品的创新和营销能力对商业银行核
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维思考问题。本文通过一例特殊交通事故,总结在现场分析中经常会碰到惯性思维的盲点,从而得到启示:要善于转换思维、创新思维、拓展思维
为了寻找一种减阻、减振而又不受流动方向限制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可降低绕流阻力的波状圆柱,并对波状圆柱的平均阻力系数以及表面压力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某低速风洞进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血肌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6月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住院患者174例,分为53例HP感染者和121例正常对照者,对比观察两组年龄、性别
1949年前后云南省剑川县发生过人间鼠疫流行,但直到1974年从猎狗血清中查到鼠疫F1抗体并在1975年自小林姬鼠体内首次分离到1株鼠疫菌,才证实剑川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此后经过20多年调查,确定了疫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有监督学习的算法,构造响应变量,用条件概率度量个体间的相似程度,用关联函数得到相似矩阵,将面板数据的聚类问题转化为对相似矩阵的聚类问题,从而能使用各
都市现代农业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且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在了解都市现代农业的起源、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各大城市目前都市现代
Simulink是1个进行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软件包,将Simulink应用于程控交换网络中时隙交换过程的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imulink的动态仿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及
文章利用高等数学、经济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自主构建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区域旅游潜力研究分析方法,利用该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曲线化的分析方法,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石,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前提。在我国,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众权利意识的提高,公民要求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意识日益增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