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LaPO4:Eu3+/Tb3+,GdPO4:Eu3+/Tb3+,Zna(PO4)2:Eu3+,以及NH4ZnPO4:Eu3+磷酸盐发光材料。利用同样的合成方法,我们还得到了稀土钒酸盐(GdVO4,Ca2V2O7)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另外,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单斜晶系La3PO7:Eu3+发光材料。
利用水热法,通过调节反应溶剂合成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以LaPO4和GdaO4为基质,通过改变溶剂合成稀土磷酸盐发光体,研究在不同溶剂条件下,其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变化。结论是:在相同pH和温度下,分别用水,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混合溶液作为溶剂,得到的稀土磷酸盐的形貌和结构相似,LaPO4和GdPO4均属于六方相结构,呈现纳米棒的形貌。然而,以DMA(N,N-二甲基乙酰铵)为溶剂,引起了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的改变。以LaPO4和CdPO4为基质,通过调节DMA和蒸馏水的比例,来研究LaPO4的形貌和结构的改变。发现:随着DMA体积的增加,LaPO4的结构由六方相变为单斜晶系,而形貌由纳米棒变为纳米颗粒。此外,利用吡咯烷酮作溶剂,得到的稀土磷酸盐发光体也呈现具有纳米颗粒状的单斜晶相。另外,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单斜晶系La3PO7:Eu3+发光材料,并且对其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变化做了研究。
其次,我们还制备了以过渡金属磷酸盐为基质的红色发光材料。引入表面活性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Zn3(PO4)2:Eu3+纳米发光材料,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Eu3+的红光发射5D0→7F2跃迁是最强的。采用DMA,DMF作溶剂,改变表面活性剂,得到了不同形貌的以红光发射5D0→7F2发射为主的NH4ZnPO4:Eu3+发光材料。
另外,我们通过控制反应的时间,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制备了形貌规整的以稀土钒酸盐(GdVO4,Ca2V2O7)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