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sy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4年到2016年3月份,我国曾50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更加频繁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频繁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使得我国存款的实际成本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对我国信贷产生较大的影响。2004年我国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对传统全面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创新性政策尝试。2008年因美国次级债券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2011年,央行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用于调控和管理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2014年我国又进行了定向降准的尝试。由此可见,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015年我国银行新增人民币信贷量占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73.69%。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每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后,商业银行的信贷对经济的增长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发展与银行贷款关系将会更加密切。从微观角度看,银行贷款可得性出现变动会对企业的投融资产生巨大影响;宏观角度看,银行信贷可得性会导致宏观经济出现增长乏力和物价总水平的波动。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的宏观经济影响再次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中,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力,特别是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力不断下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过程,转型过程中存款准备金制度会对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产生阻碍作用,是否该逐步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文章选取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深入的研究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及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  受货币经济学新范式的启示,本文在研究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时注重微观基础和宏观分析的结合。文章首先研究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微观影响,之后研究存款准备金率变动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及利率间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微观分析中,本文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利率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第一、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对Monti-Klein的银行模型进行扩展,基于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构建数理模型,逐步加入银行资本监管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束,得出商业银行的最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向;同时推导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定向降准的创新性尝试对商业银行贷款决策行为影响的机制。随后,在理论结论基础上本文建立实证分析模型运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法进行了验证。第二、本文利用扩展的Kopecky-VanHoose模型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利率的影响进行研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改革,存款准备金率的效用逐渐降低。但是其内在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少有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三、在宏观层面中,本文对Bernanke-Blinder的银行信贷传导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在受监管机构资本约束条件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用降低的内在机理,为分析中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供了新的结构视角,为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配合协调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由于8%的资本充足率通常高于一般国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单边规则”,就控制银行信贷扩张的效果来看,资本充足率管理已经覆盖了存款准备金率的功能,从而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效率。  通过理论模型的分析和实证数据的检验,本文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1.在扩展的Monti-Klein模型下,本文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贷款的影响,以及中央银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及定向降准创新型政策尝试的微观作用机制。理论推导出商业银行贷款与存款准备金率、不良贷款率和债券利率成反比;与商业银行资本成正比。中小型商业银行的银行贷款的存款准备金率弹性大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弹性。当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时,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贷款量变动大于大型商业银行。相同幅度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中小型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大于其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得出了最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因素,理论分析得知目前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局限。  在理论分析后,本文进一步建立非平衡面板计量模型对122家商业银行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分析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将增加0.0034个百分点,但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将增加0.007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同样的幅度,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反应更加强烈,即中小型银行贷款的存款准备金率弹性大于大型商业银行。  2.在扩展的Kopecky-VanHoose银行信贷模型中,本文研究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利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弹性不断增强稀释了存款准备金率对利率的影响。在贷款的存款准备金率弹性对比中,大型银行的弹性小于中小型银行。在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存款准备金率较高的大型银行贷款供给量变动要小于中小型银行的贷款供给量变动。  在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率在弱化。当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时,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商业银行通过调整各自的存款利率来对冲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的存贷款的影响。当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面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吸收更多的存款来对冲上升的法定款准备金率对各个商业银行的贷款量的影响。当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降低银行的存款利率使影响贷款的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效应降低,进而保持贷款量保持不变。  3.在扩展的Bernanke-Blinder的银行信贷传导模型下,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存款准备金率变动通过银行贷款间接影响GDP,以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其贷款的增加速度对央行要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敏感性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时,商业银行基于谨慎性考虑,扩张的货币政策,也不能刺激商业银行扩大其贷款规模。此时,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反应不敏感。随着不良贷款率的增加,信贷渠道传导受到阻碍,货币政策效率降低。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逐步放开对利率的管制,但是“利率走廊”仍在建设之中,利率传导机制受到重重阻碍,央行政策价格不能像美国那样通过资本市场顺利对金融市场均衡价格产生影响,政策利率在向商业银行传导的过程中会受到商业银行本身特征及我们诸多制度因素的影响,弱化利率传导的效率,扭曲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文章研究发现随着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的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弹性降低。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利率传导会产生阻碍作用,扭曲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存款准备金率要求越高,利率传导效率越低。  整篇文章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及宏观产出的影响机制的过程中,提出了我国应该逐步取消对存款准备金率付息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如何完善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协调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最后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石,从而可能会有更好的实践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阐述了在对常用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总结和分析基础上,给出了滤波收敛的判据,提出利用模糊逻辑自适应控制器(FLAC)调整卡尔曼滤波器的方法,形成自适应滤波算法.以GPS/I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在国家理论方面包含有丰富的思想,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实践从三个方面作了解读(政权体制、官僚特权与国家的管理职能),认为这些国家普遍存在某些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作为一项解决环境污染同时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基于MFC工作原理,全面归纳了其典型的高效产电
直销这一消费方式是企业通过直销人员或经销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有利于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最有利的是政府政策放宽,更加使得直销企业在中国前景广阔.本文在
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新的界定,这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理性分析这种新的要求,并以此为指导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以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之一.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克敌制胜和实现现代化的法宝.也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永
1引言随着个人需要处理的信息不断增加,有效地管理信息显得至关重要。当前的研究虽然揭示了个人信息集管理策略,但是主要局限在工作场所或特殊应用中,而且重点主要关注个人信
在研究项目的范围内研究了女士连裤袜中出现块状/纵向条纹的原因.结果表明针织机上的几个问题导致了钩针的针钩区几何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