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溶液中金属电化学振荡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y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金属,如Fe,Cu,Ni在阳极溶解过程中都存在电化学振荡现象,即在恒定电位下发生电流的周期性变化,或恒定电流下发生电位的周期性变化.由于电化学振荡现象既涉及到金属的阳极溶解,又涉及到金属的预钝化和钝化过程,因此弄清其本质对于阐明金属的活化和钝化机理、腐蚀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逆向而行的学术思想,即以发生电化学振荡为导向,设计可能引起振荡的化学与物理环境,由实验反向验证的技术路线,研究Fe,Cu,Ni等金属在不同溶液中发生电化学振荡的本质,并寻找其共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该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以逆向而行的思路,以发生电化学振荡为导向,通过改变Fe/PTSA、Fe/HNO<,3>体系电极溶液界面附近的pH、Fe<2+>浓度等因素,人为促进或阻碍Fe(OH)<,2>或Fe<,3>O<,4>膜的生成与溶解,制造可能发生电化学振荡的外界环境,验证了我们提出的Fe/PTSA、Fe/HNO<,3>体系发生电化学振荡现象归因于Fe(OH)<,2>和Fe<,3>O<,4>膜的周期性生成溶解的机理,为阐明迄今为止尚未有定论的铁在酸性溶液中电化学振荡的机理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实验依据.2.先后发现了Cu/CCl<,3>COOH、Fe/PTSA、Fe/HNO<,3>、氯离子存在时的Ni/HNO<,3>等体系的电化学振荡现象,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提出的以逆向而行的思路研究金属电化学振荡的可行性.3.在对氯离子存在时的Ni/HNO<,3>体系电化学振荡现象的研究中,将全息术与电化学技术同步配合,通过改变电极电位、溶液组成等外界条件,研究了振荡周期、振荡电流大小等与电极/溶液界面固相生成物、液相浓度变化的关系;并同时利用显微镜对电极表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其他文献
该文选用邻菲罗啉2,9-位取代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胺基取代四氮和六氮多胺配体,增加了配体的柔性和配位多样性,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下,合成和解析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
该文从基本的酞菁分子的一般结构出发,对于自由酞菁分子在不加对称性限制条件下的电荷分布和几何构型用Aml,CNDO,INDO,MIDNO/3,MNDO和Pm3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数据对
该论文首先对农用抗生素8832#的最优发酵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了发酵过程中不同菌种、不同pH、不同培养基的影响,找到了发酵过程的各血素的最佳值,确定了摇瓶发酵的最佳
钢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矿物组成以硅酸盐相为主。由于不同钢铁厂炼钢原料的多样性以及钢渣冷却工艺的差异性,导致钢渣成分多变,性能不稳定,因此钢渣的综合利用
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在新型光纤化学传感模式——模式滤光检测的基础上开展的。光纤模式滤光传感器是基于折射率变化的光化学传感器,本文旨在研究多通道模式滤光检测和将分离技术
串联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它能迅速增加分子的复杂性,一锅法构建多个化学键,是实现反应过程简捷性、经济性的一种高效合成策略。同时,研究各类环状骨架构建方法也是有机
该文主要做了两方面的研究,首先尝试了不同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Pd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目的是制备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其次,我们采用MS,IR,XPS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对
该论文首先选择了低价"二茂钛(Ⅱ)"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它与有机物的氧化加成反应原子经济地合成含二茂钛结构单元的高价钛(Ⅳ)金属有机化合物.我们用镁还原二茂二氯化
MicroRNA(miRN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组织细胞内,扮演着基因转录后信使RNA(mRNA)的调控者的角色。相关研究表明,一些 miRNA的特异性异常表达与癌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