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金属,如Fe,Cu,Ni在阳极溶解过程中都存在电化学振荡现象,即在恒定电位下发生电流的周期性变化,或恒定电流下发生电位的周期性变化.由于电化学振荡现象既涉及到金属的阳极溶解,又涉及到金属的预钝化和钝化过程,因此弄清其本质对于阐明金属的活化和钝化机理、腐蚀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逆向而行的学术思想,即以发生电化学振荡为导向,设计可能引起振荡的化学与物理环境,由实验反向验证的技术路线,研究Fe,Cu,Ni等金属在不同溶液中发生电化学振荡的本质,并寻找其共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该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为:1.以逆向而行的思路,以发生电化学振荡为导向,通过改变Fe/PTSA、Fe/HNO<,3>体系电极溶液界面附近的pH、Fe<2+>浓度等因素,人为促进或阻碍Fe(OH)<,2>或Fe<,3>O<,4>膜的生成与溶解,制造可能发生电化学振荡的外界环境,验证了我们提出的Fe/PTSA、Fe/HNO<,3>体系发生电化学振荡现象归因于Fe(OH)<,2>和Fe<,3>O<,4>膜的周期性生成溶解的机理,为阐明迄今为止尚未有定论的铁在酸性溶液中电化学振荡的机理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实验依据.2.先后发现了Cu/CCl<,3>COOH、Fe/PTSA、Fe/HNO<,3>、氯离子存在时的Ni/HNO<,3>等体系的电化学振荡现象,有力地证明了我们提出的以逆向而行的思路研究金属电化学振荡的可行性.3.在对氯离子存在时的Ni/HNO<,3>体系电化学振荡现象的研究中,将全息术与电化学技术同步配合,通过改变电极电位、溶液组成等外界条件,研究了振荡周期、振荡电流大小等与电极/溶液界面固相生成物、液相浓度变化的关系;并同时利用显微镜对电极表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