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本上,采用多种分析研究方法,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对福建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福建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具体如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福建省农村人口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占农村人口比重增加,从1978年的35%增加到2005年的54%;结构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负担较重,青壮年劳动力居多;就业分布表现为:一、二、三产业就业分布的比例为53∶23∶24,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内陆地区高于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均高于乡村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愿望强烈;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地劳比率变动法”测算出福建存在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数量为3.032×10~6人。采用定量、定性、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转移基本现状为:转移速度加快,从山区流向本省沿海城市、省外或国外,倾向于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的特征为:长期性转移趋势,精英型转移,体力劳动职业为主,存在较大盲目性;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的推动和工业化、城市化创造的就业岗位的拉动;转移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乡镇企业低速度发展,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农村产业化程度低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低,现有的户籍制度限制和农民素质不高。以和谐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系统的和谐性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得到系统的和谐度,从而得出结论: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系统的和谐度从1996年的0.5156变化为2005年的0.6226,说明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系统正在从一般向较为和谐方向变化发展,也说明福建省近10年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有所成效的。根据文中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采用规范分析方法,提出福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发展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调整协调城市布局,城市第三产业,政府推动;发展农业,发挥农业部门的“蓄水池”作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采用节省土地资源类技术,发展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制度保障上,形成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转移方式: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加强政府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扩大劳务输出。
其他文献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是电子商务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两项技术进行完美结合的产物。移动电子商务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有效扩大商业交易的灵活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
隐名合伙制度最早产生于德国,随后世界各国相继在本国的法律中予以确立,它是与公司、普通合伙和独资企业不同的特殊合伙形式,它扬三者之长而避三者之短,适应了投资者的不同要求,对
新公司法颁布实施以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弥补公司法人格独立的不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中也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对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运用情况进行了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4G通信技术也迈向新的台阶,不过在发展过程中,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也不断的出现,对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相关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它必须要遵循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法则,以高效率取代低效率。企业效率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效率反映着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企业
针对强跟踪滤波器(STF)的理论局限性及不良测量导致的滤波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强跟踪自适应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算法.利用新息协方差匹配原理,建立对不良测量具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又接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推动了当代散文的发展和繁荣。本文从意境、“文气”和时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肩负培养人才的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地理教学一向以学科内容宽泛、图文并茂著称。高中地理教学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教学资源库来支持。网络环境下的资
本文考虑接头刚度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带式浮桥结构竖向振动响应问题,研究成果可供带式舟桥和装配式桥梁等含连接接头结构的设计和研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