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调节物质对离体培养的薇甘菊叶腋原基发育的调控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深对薇甘菊生物习性及其相关生理机制的了解,本文研究了薇甘菊叶腋原基器官发生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控。研究发现:薇甘菊叶腋器官原基发育的定向除受外源的生长调节物质调控外,也受外植体所处的位置及其供体植株的发育阶段和生长季节的影响。薇甘菊枝条的发育有这样的特点:在主茎的每一对叶着生节位处都可发育出两个新的一级枝条,在该一级枝条上的每一对叶着生节位处又可以发育出两个新的二级枝条,其中一条生长较快,称为强势枝条。薇甘菊可按这种方式发育出大量的次级枝条,迅速扩张其生长范围而危害其它的植物。
其他文献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在人体骨系统中引起的严重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DOP发病率逐年升高,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
  本文是在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0A50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26),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QN201107)的资助下,针对农业上作物信息自动检
为弄清南方鲇摄食行为与味觉中枢活动的关系,本文对南方鲇延脑神经细胞培养及其生理进行了研究。文章探索南方鲇延脑神经细胞的分离条件,采用了膜片钳技术,建立了分离的实用方法
近年来,我国快递服务业高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基于条形码和二维码的包裹自动分拣系统开始应用到分拣过程中。然而,快递分拣现场环境复杂,条码污损的情况时有发
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寻找和鉴定肝癌相关基因并研究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将有助于揭示肝癌的发生机制并为药物治疗提供选择药物的
胎盘植入是产科危急重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孕妇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临床上结合病史,借助彩超检查及磁共振可以明确胎盘
以我室经过小麦花药培养、EMS诱变获得的耐盐性有明显差异的“一粒传”后代中的耐盐突变体RH8706—49和敏盐突变体H8706—34为材料,分离到了耐盐相关基因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in Triticum asetium,FaGSk1)。该基因已作为小麦中新发现的基因被GenBank接受,登录号为AF525086。本研究以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TaGSK1
研究背景: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气候异常、臭氧层破坏、外来生物物种殖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土壤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也必然随之变化,如土壤出现盐碱化等。影响农林牧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小麦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内共生真菌,它能与80%以上的维管植物根系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全球前列,由于其起病与进展的隐匿性,被发现时患者已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国内外课题组致力
随着计算机和Internet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防护措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