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创生了极为丰富的原创性教育思想,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就是先秦原创性教育思想之一,它对我国民族精神形成及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自古就有重视人格教育的传统,特别是先秦儒家提出了内容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传统是现代的渊源,现代是传统的延伸和发展。我们高度重视现代人格教育,就要从传统的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中去吸取有益的养料。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所以,我们今天要建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的人格模式,就要吸收和转换传统人格观念,使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精华得到继承和发扬。本文试图全面地挖掘和论述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及现代价值等诸多内容,这样可以丰富和发展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理论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界定本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简要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二部分从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科技初兴、文化激荡四个方面分析了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天人合一”观和人性论两方面探讨了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士”之人格、“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进行了解读。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道德化的人格,主要是通过“士、“君子”、“圣人”这三种典型的理想人格来体现的。第四部分全面地对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诠释:仁爱孝悌,忠恕之道;以义制利,以义为先;诚实守信,谦逊好礼;自强不息,尊道忘势;尚群为公,勤政廉政;中庸之道,和谐之美。先秦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表现为真、善、美的统一,它不仅蕴含为内在的德性,而且展现于外在的德行,从而又表现为德性与德行的统一。由内而外,内外兼修是先秦儒家选择和安排人格教育内容的基本准则。第五部分析了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学思结合、克己内省、改过迁善、慎独慎染、知行统一。先秦儒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少教育规律,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人格教育经验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人格教育的原则方法理论,内容丰富,认识深刻。第六部分论述了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指出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完善我国的人格教育理论、指导人格教育实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