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兴起于唐,全盛于宋,元、明两代相对沉寂,至清又迎来中兴。处于词兴起期的南唐末代君主李煜和处于词中兴期的清代贵家公子纳兰性德,虽然两人所处的时代相隔了六七百年的时间,但他们的词作在诸多方面存在相关性。本文从内容、情感、风格三个方面系统地对比二人的词作,从这三个方面宏观地把握李煜和纳兰性德词作的共同点以及相异之处,力图实现对两人的作品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希望藉此能更好地理解词从唐五代的形成初期到清代中兴之间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在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李煜词和纳兰性德词的研究现状以及两人词作对比的研究成果。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分别从内容、情感、风格方面对李煜和纳兰性德的词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是李煜和纳兰性德词内容方面的对比。本章选取了两人创作重点的梦词作为两人词作内容的切入点进行研究,主要从他们创作梦词的原因、梦词的种类、梦词的情感和梦词的常用意象来分节进行探究。第一节探究李煜和纳兰性德多写梦词的原因,主要从两人的身世和性格的相似性来分析,以探求两人多写梦词原因的共性;第二节将两人的梦词从情感上进行分类,分为爱情词和愁情词两种,并对相关作品进行解读;第三节对梦词的情感进行研究,这是在第二节作品解析基础上的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就两人梦词作品中共有的悲痛感和幻灭感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第四节以两人在梦词中常用的意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李煜和纳兰性德梦词之中常用意象的分析探究来进一步加深对其作品的整体理解。第二章是李煜和纳兰性德词作情感方面的对比。本章主要从两人除梦词之外的其他词作之中总结归纳出其共同蕴含的个人伤感之情和对整个人类的悲悯之情,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在第一节个人伤感中,主要从兴亡之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方面结合相关作品来分析;在第二节对人类的悲悯之情中,则是通过研究李煜和纳兰性德与佛教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创作的带有佛教色彩的作品,来体会其对他人乃至整个人类的仁心慈念,理解两人词作能产生千古共鸣的内在原因。第三章是李煜和纳兰性德词艺术风格方面的对比。本章将两人词作的艺术风格对比分为了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节探究。形式方面的比较主要包括两人词作的在语言、体裁以及感情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内容方面则通过作品分析从宏观上把握两人风格的内在共性与独特个性,从中体会词的时代的特色以及发展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