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化学污染的监测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f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室内装修装饰的大量涌现,室内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日趋严重,现代人类已经继第一污染期—煤烟型污染和第二污染期—光化学烟雾污染后,进入以室内化学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室内化学污染列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所造成的危害也成为全世界最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安全、有效、持久的监测、控制室内化学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研究以22种常见室内耐阴观叶植物为试材,采用人工熏气的方法,通过植物被甲醛与苯污染胁迫后的受伤害程度及症状表现分级,分析了供试植物对室内甲醛与苯污染的敏感性及监测能力,并对其综合敏感性进行了分级选择;采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实验设计,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筛选出的8种综合敏感性皆较强植物的监测能力;提出了监测室内化学污染的最优植物组合方式,并针对不同室内空间类型,构建了监测室内化学污染的植物配置模式。1.室内化学污染的敏感性植物分级选择结果表明:对室内甲醛污染敏感性最强的是:凤仙花、玻璃海棠、天竺葵、吸毒草;较强的是:丽格海棠、吊竹梅、薄荷、蚊净香草、吊兰、绿萝;对室内苯污染敏感性最强的是:凤仙花、玻璃海棠、吸毒草;较强的是:吊竹梅、天竺葵、薄荷、吊兰、绿萝;对综合室内甲醛和苯污染敏感性皆强的是:凤仙花、玻璃海棠、吸毒草、吊竹梅、绿萝、薄荷、吊兰、天竺葵。2.室内化学污染的植物监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室内甲醛污染的植物监测能力研究①甲醛浓度与植物种类两因素之间及其协同作用,对植物叶绿素、MDA、POD变化的影响均能达到极显著水平:就两因素相比较而言,甲醛浓度对植物叶绿素、MDA、 POD变化的影响更显著。②不同植物种类对植物叶绿素、MDA、POD变化差异间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不同甲醛浓度下植物叶绿素、MDA、POD的变化来看:玻璃海棠的监测能力最强,可用作室内甲醛污染的监测植物。(2)室内苯污染的植物监测能力研究①苯浓度与植物种类两因素之间及其协同作用,对植物叶绿素、MDA、POD变化的影响均能达到极显著水平:就两因素相比较而言,苯浓度对植物叶绿素、MDA、POD变化的影响更显著。②不同植物种类对植物叶绿素、MDA、POD变化差异间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不同苯浓度下植物叶绿素、POD的变化来看:凤仙花的监测能力最强,可用作室内苯污染的监测植物。3.针对不同的单一污染物和混合污染物种类,提出监测室内化学污染的最优的植物组合方式—凤仙花、玻璃海棠、吸毒草、薄荷的组合;针对居室空间和办公空间,将最优的植物组合方式应用于不同功能分区的室内空间中,构建了皆由必选植物与可选植物相互组合的监测配置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股骨髁形态和股骨曲度的测量分析,探讨股骨远端形态与动力髁螺钉的适配性。方法:男女性股骨标本各30根,测量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高度及股骨髁干角。X线摄片30位
PVD涂层技术是最新、最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之一,它是把弧光放电作为金属蒸发源的表面涂层技术。由于离子镀技术具有镀膜速度高,膜层致密,膜的附着力好等特点,使多弧离子镀镀
通过两维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详细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大直径盾构区间隧道内设置中隔墙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根据隧道发生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两种工况,分别计算
近日,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卫计委出台《关于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办法》,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医保制度体系。《办法》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许多企业在日常运营及财务管理中都采用信息化财务管理取代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出版社也不例外。通常出版社都会建立起全社的ERP办公软件系统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创业的货币回报率进行研究,在利用处理效应模型纠正自选择偏误的情况下,实证发现创业者的年收入显著高于就业者,但创业
锆作为耐氧化、耐腐蚀的易加工金属,在海洋、化工和核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工业纯锆Zr-3(ASTM中R60702)的成分及制备,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焊接工艺及耐腐蚀性
目的肺动脉高压是威胁生命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肺小动脉重构或者肺血管床的毁损导致有效循环血管床面积锐减。最近发现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具有高效
历史发展到今天,面对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信息的暴涨和传播手段的升级换代,修志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从历史上看,每次修志高潮都出现在新朝建立后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时期
在中国电影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古装片总是阶段性地竞相而出、形成单一题材的创作热潮。20世纪,中国电影先后出现四次古装片创作热潮,外部条件上来看,均出现在电影商业环境相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