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鸡鸣寺:近代城市公共空间与都市文化的个案研究

来源 :刘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鸣寺是南京颇负盛名的佛教寺院,以其前身为南朝名刹同泰寺著称。自明洪武改建以来,鸡鸣寺的香火长盛不衰,历经数百年社会变迁,留有大量的历史记录。从这些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鸡鸣寺并非只有宗教这一种面相。其一,它为人们提供了追忆国家历史、进行城市想象的情感空间与文化创造空间;其二,它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公共娱乐、休闲空间;其三,国家、社会个人及群体对鸡鸣寺的空间特质加以利用,使其成为公共集会、举行政治仪式、进行外事活动的场所;其四,它是各种公开的,或者秘密的社会网络铺开、强化与再生成的媒介。因此,本文将着眼于鸡鸣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这一特性展开研究,展示鸡鸣寺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互动,探讨近代南京城市社会的变动对鸡鸣寺的影响,并总结鸡鸣寺所具有的极大的公共性对其自身以及南京城市社会的意义。本文通过传世文献、碑刻史料与南京城市考古最新成果的结合分析,厘清鸡鸣寺物质的历史。明以来鸡鸣寺的地理位置固定,其内部规制演变却引起了主要信仰由宝志公(男性中心)向观音大士(女性中心)的转变。同时,本文指出鸡鸣寺的前身并非同泰寺,这一历史追认是人为建构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与同泰寺的联系,吸引了历代名人的登临、题咏,鸡鸣寺被塑造成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六朝”意象符号之一,成为南京宗教的、同时也是游览的胜地。“六朝”、“金陵王气”则成为南京城市历史记忆与想象的一贯路径,使南京的城市形象与文化气质带上了悲伤、颓败的色彩。在抗战沦陷时期,这一以国家兴衰为主题的意象符号与沦陷区民族主义情感产生共振,嬗变为宣泄民族主义情感的载体。在明清以来江南城市生活发展的基础上,近代南京城市社会变迁赋予了鸡鸣寺极大的公共性。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宗教节庆,鸡鸣寺均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前往游赏,种种城市活动随之展开,鸡鸣寺被浸透而成一世俗生活的场域,对于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来说意义是巨大的。来往于鸡鸣寺的人群,有城市精英,有普罗大众,也有乞丐难民。鸡鸣寺成为连接城市各个阶层的纽带,同时也是雅、俗文化的独特连结点,呈现出新、旧交杂的新特质。在近代社会变迁中,传统文化精英在鸡鸣寺中的活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是他们对日益边缘化命运的一种因应,在近代寻求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公共空间的特性使鸡鸣寺与社会各阶层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一方面,这是寺院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它被各种社会力量所侵占,超越作为宗教场所的基本功能,以多种形式为国家权威或私人利益服务。在各种私人的利用下,鸡鸣寺有时是公共政治意识诞生的场域,有时是国家与个人或团体以相对平等的资格进行对话、协商的场所。在某些历史的特殊时刻,它见证了西北军进行历史书写与合法性建构的过程;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参与了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许多大事。本文对鸡鸣寺的公共空间特性加以检讨,认为尽管鸡鸣寺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但在近代,鸡鸣寺确实促进了公共政治意识的诞生,在人们的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作用。鸡鸣寺作为城市中的一种公共空间,其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了进行社会交往的渠道。在近代传统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族组织被打破的背景下,人以个体的身份进入到社会这个更大的“群”中,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因此,社会关系的建立有其必要性。极大的公共性使鸡鸣寺成为多张关系网络重叠交织、生成扩张的平台,各种公开的、或秘密的社会网络活跃其中,留下了大量的活动痕迹。以鸡鸣寺为中心展示的南京城市历史中,地缘、学缘、业缘等社会网络发挥了长久的作用。在战时的特殊环境下,寺院则更容易被秘密社会利用来作为扩展其社会网络的场所。以鸡鸣寺为个案的研究,将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近代南京城市社会运作原则的认识。
其他文献
冠状病毒是具有包膜结构的单链正义RNA病毒,其感染可以造成人类和动物的呼吸道以及肠道系统疾病,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类重视。本世纪相继出现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
学位
随着COVID-19疫情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音视频会议软件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对企业来说,需要通过线上会议来进行团队沟通协作;对学校来说,需要通过视频会议软件进行线上授课。于此同时,线上协作还可以为企业的工作效率带来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学校也可以在未来将线上课程发展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为应对这些需求,Microsoft Teams团队成立了新的开发小组,对原本Teams软件所包含的音视频通话子系统进行
学位
随着互联网事业逐渐盛行、科技技术不断革新,线上公益传播活动得以更加蓬勃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在疫情时代,新冠病毒疫情被视为重大应急公共事务,人们对于疫情相关公益项目给予了高度关注,由此可见互联网公益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仍具有重要地位。这其中含有情感诉求(Emotional Appeal)之疫情相关公益信息是如何透过个体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引起个体的感知效能(Perceived Ef
学位
本文主要從版本、校勘、文本程式等角度考察北宋中期宗室墓誌。首先考察宗室的喪葬及壽命特點,其次考察墓誌文本程式與文本内容方面的特點,最後是墓誌文本與拓片的校勘及注釋。全文共分爲四章。第一章先概述北宋中期宗室墓誌及拓片的收錄情況,并按照墓主的身份特點進行分類,可分爲宗子、宗女、宗婦三類。同時,對於搜集過程中發現的各數據庫及收錄墓誌作品的文獻著作中的一些錯誤也略作陳述。第二章重點探討宗室的喪葬及壽命特點
学位
甲烷和二氧化碳是岩浆热液系统中的重要挥发组份,两者之间的转换机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在碳循环和流体作用成矿等研究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的研究主要通过碳同位素分析等地球化学手段来确定二氧化碳的形成机制,对于含高价铁硅酸盐矿物氧化甲烷生成二氧化碳的机制研究还较为薄弱。例如,黑云母蚀变(绿泥石化、白云母化)氧化甲烷被认为是导致瑞士阿尔卑斯山中部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古流体由北向南分为甲烷带、甲烷-水
学位
电影文学剧本《晨光养老院》讲述了一个小混混进入养老院假扮警察骗钱,却在这段悲喜交织的经历中直面过往创伤,在复杂的人性和荒诞的命运中,体验爱与希望的故事。20岁的小混混王大迈一出少管所就因曾经的叛徒行径遭到黑社会追杀,他为凑够10万买路钱进入养老院当护工,假扮警察,和暗恋的护士范娟儿联手演戏骗取痴呆老人郝大爷的信任,不想在这个过程中他竟和郝大爷产生了“亦父亦子”的感情。10万终于到手,王大迈却陷入焦
学位
烃源岩和油气成因分析是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内容,现有分析技术主要是有机地球化学,特别是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然而随勘探对象日益复杂化,油气成藏会出现多源混合和/或次生蚀变改造,使得数据的解释存在多解性,因而探索新的复杂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方法非常迫切。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复杂含油气系统为例,探索了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Pb同位素的研究潜力。首先,提出了包括A指数(A2920/A
学位
电影文学剧本《濡沫》,讲述了苏一茜与向彦这一对“恋人”,在三个年代的纠葛:行至暮年的苏一茜拍摄了电影《濡沫》,向世人讲述自己与向彦相知相伴的四十年——他们相识于少年时代,曾因狂热的理想而互相背弃。在醒悟之后,二人重归于好,结为夫妻,在十年动乱之中相互保全,相濡以沫。晚辈何开妍从苏一茜的电影中知晓长辈的过往,感动不已。不料一本横跨数十载的日记,讲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苏一茜与向彦为求自保,在动荡年代中
学位
生物体的寿命受到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和内部因素(尤其是生殖状况)的强烈影响。脂质代谢对于适应外界条件或繁殖至关重要。有趣的是,特定的脂质分布与长寿有关,某些脂质的摄取增加延长秀丽线虫寿命和改善人类疾病表型。考虑到脂质代谢,过度肥胖和脂肪毒性增加会导致各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关节炎、2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然而,脂代谢的多方面性质和复杂性使得人们很难描述其在衰老过程中的确切机制和
学位
可能补语是现代汉语补语系统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界对可能补语的本体研究不可谓不丰,近年来,可能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在利用本体研究解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方面还存在探索空间。本文以可能补语否定序列下辖的“V不了”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搜集留学生“V不了”结构使用偏误语料,结合汉语本体知识,从语法、语义两个维度对偏误语料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