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碳循环过程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_c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在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栽植面积快速增长的同时,杨树连作现象也越发普遍。连作会导致人工林地土壤养分有效性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并加剧土壤的自毒效应,进而引起林分生产力下降,严重制约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杨树连作是否会影响土壤碳储量与碳循环过程,目前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以大汶河沿岸沙地不同连作代数(一代林、二代林和三代林)I-107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从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土壤酶活性、凋落物分解以及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等方面探讨连作杨树人工林的土壤碳过程,重点阐明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因子,揭示连作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从土壤碳循环角度探究杨树人工林的连作效应。研究成果可为全面探究杨树人工林碳固持和连作障碍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种不同连作代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100cm土壤深度内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杨树人工林连作使土壤上层(0~40cm)的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减少,而对深层土壤(60~100cm)无显著影响。连作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下降,造成林地养分亏缺。杨树人工林种植提高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葡萄糖苷酶活性,杨树人工林连作则降低了土壤蔗糖酶、脲酶以及?-葡萄糖苷酶活性,反而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2)杨树人工林连作同时降低了凋落叶和细根的分解速率。凋落叶和细根在1a内的分解速率均呈现出明显慢-快-慢的阶段性特征。杨树细根的分解速率快于凋落叶,其达到95%的分解率分别大致需要3.3a和4.06a;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土壤?-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影响两种类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3)三种林分RS、RA和RH的日变化和月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单峰格局;RA平均贡献率为40.04%,且存在季节差异;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各组分与5cm处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同时包含土壤温湿度的幂-指数模型能够更好地表示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RA的温度敏感性(Q10)大于RH;连作抑制了杨树人工林的RS和RH,连作过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的下降是导致其土壤呼吸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4)三种林分土壤SOCR和MBCR均随连作代数的增加而减小。连作条件下,三种林分土壤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汇”,杨树人工林连作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碳贮存。凋落物分解是人工林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杨树连作减少了林地土壤碳输入,同时降低了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凋落物分解速率,在抑制土壤碳周转的同时减缓了养分释放效率和强度,致使林地土壤养分供应不足,造成林地养分亏缺,进而导致林地生产力下降。因此,杨树连作不利于林地生产力的提高,在杨树人工林的经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连作经营,并采取人工施加有机肥等措施缓解连作障碍。
其他文献
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的株洲市,近年由于需水量的增加和污染物超标超量的排放致使四港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景象成为历史。调研知道污水再生回用可以节约水资源,缓减
在水平旋流洞末端增加先收缩后扩散设施,能够对旋流洞段的水流起到明显的增压减速作用,同时泄洪洞的整体消能率也能大幅提升。然而,对于这种新型的阻塞式水平旋流泄洪洞,旋转
水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被中国及世界各国广泛地利用,尤其是小水电站的发展。然而,中国的小水电站大多建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行至今已几十年,普遍存在机组老化和效率偏低的问题。我国政府针对此问题,已出台了相关文件,指导小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小水电站技术改造共享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技术改造设计中存在着费时、费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发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