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语言对比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yiyang9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出于各种原因(比如发布新闻、塑造形象、澄清事实等)专为新闻记者举行的会议。它本身有多种类型和层次,其中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新闻价值,是政府首脑通过媒体向公众传播信息、扩大影响的特殊会议,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埘直接、权威和丰富。   本文选取中美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作为研究对象,以会话分析学、批评语篇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任中国总理和两任美国总统就职后主持的首次大型政府记者招待会语料从语言学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对比性研究,试图找到研究政治新闻语篇中人际资源的可行模式。   中美政府首脑如何通过记者招待会这个平台与媒体和大众沟通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问答环节,政府首脑通常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应对各种问题?中美首脑在策略选择方面有无差异?如果有,是什么?   2.来自不同背景的政府首脑如何通过语言行使自己的职权?各自的意识形态如何影响其价值判断?   3.政府首脑通过什么方式打造个人和政府的整体形象?中美首脑双方在策略方面有何明显异同?   4.政府新闻语篇的人际介入是如何实现的?   5.研究政府首脑记者招待会这种涉及多学科的混合语篇的意义何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何启示?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我们发现,中美记者招待会有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多差异。   相似点如下:   1.政府记者招待会上的问题大致可分为四类:具体信息、信息确认、澄清事实、发表评论。70%以上的问题都是要求政府首脑提供具体信息。   2.在应答策略方面,中美首脑双方对50%以上的问题都给了正面、直接回答。   3.中美政府记者招待会均涉及两大主题:国内政策和国际关系。国内政策是双方关心的焦点。   4.作为被采访者的中美双方政府首脑在大型记者招待会上都享有一部分特别的话语权。   5.双方都倾向于使用像“verv”一类的高值词汇,极少使用“none”一类的低值词汇。诸如此类。   其差异表现在:   1.对于不愿或者不便回答的问题,双方采取的应对策略不同。美方或者直接拒绝或者给出理由,而中方通常不是采取回避策略,就是回答不充分。   2.对于某些特定问题,中方回答时较多使用了替代策略。   3.中国政府大型记者招待会有三大主题,美方一般是两个主题。   4.问答环节中,记者的发问权在中国由政府职员决定,在美国由总统本人点名。   5.国际关系方面,中国政府更注重跟邻国的关系,而美国政府似乎只关注中东问题。   6.美国政府首脑的语言比中方更加个性化,更富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   7.统计显示,中国总理更多倾向使用确定性情态表达,而美国总统对确定和不确定性情态没有明显偏向。   作者继而对这些发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该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的异同,并试着对这些异同作了一定的解释。最后,作者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指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作者认为,作为涉及多学科的混合语篇,政府记者招待会有很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值得多种语言理论学派从多角度进行深度探究,以期创建研究该语篇的可行模式。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1日,中国变频能效标准正式实施的第一日,美的空调全国同步召开24场新闻发布会,隆重推介其五大直流变频系列产品,确立三大标杆.由此,拉开了09冷年轰轰烈烈变频征战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移动P2P网络超级节点群组选取机制.首先根据移动P2P网络中节点拥有资源的类型以及节点的物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动态分组,其次根据阈值过滤算法和节点综合能
吉安是井冈山所在地和井冈山精神发祥艰苦不愿学,就是借口工作忙没空学,要不就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是觉得学历够了不必学。事实上现在不熟悉、注重发挥
2009年2月18日,国内热水器品牌海尔在京宣布了其09年全新品牌战略口号--感知未来洗浴,从“值得信赖”的家用热水器,向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的新家电形象转化,在国内家电企业寻
期刊
本刊讯(刘雨东徐玉超)日前,记者从山东省潍坊市住建局获悉,为全力确保汛期和暑期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该局印发《关于印发潍坊市建筑工程防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做
期刊
期刊
2009年1月16日,位于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奥特朗科技园正式举办搬迁典礼,奥特朗全体员工怀着愉悦和希望的心情伴着国歌与国旗、港旗和公司旗帜徐徐上升,在空中飘荡飞舞
光伏发电是一种在这几十年来,备受关注和研究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文章通过阐述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以及介绍其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用模糊逻辑控制来实现的电导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