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累及野照射与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的临床分析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探讨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不同照射野放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而评价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累及野放疗的可行性及其优势,从而筛选出适合累及野放疗的食管癌患者。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放疗科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60例,其中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lective nodal irradiation ENI)组80例,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 IFI)组80例,分析两组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失败模式及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1. ENI组患者治疗达CR+PR是72例(90.5%),IFI组是70例(8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3年生存率,ENI组是30.0%,IFI组是36.3%,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  2. 中位随访时间是26个月,局部治疗失败、区域淋巴结治疗失败、远处转移患者ENI组分别是:37例(46.3%)、7例(8.8%)、9例(11.3%),IFI组分别是:41例(51.3%)、16例(20.0%)、12例(15.0%),其中两组区域淋巴结治疗失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  3. ENI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癌炎的发生率均大于IF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36,而且ENI双肺V10(%)、V20(%)、双肺平均受量都大于IF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15和P=0.01)。  结论:  1. 与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相比,累及野照射虽然增加了区域淋巴结的治疗失败率,但对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无显著的影响。  2. 局部治疗失败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的主要失败模式。  3. 与选择性淋巴结照射相比,累及野照射可降低放疗相关的毒副反应。
其他文献
华美而令人心折的浮世绘  是西方人在废纸堆中掘出的宝藏  人们难以想象如此醉人的艺术  在日本仅仅意味着市井和欢场文化的草根  ——宫竹正    江户时代(1603—1867)中后期,日本经济文化的中心逐渐从京都、大阪移至江户(今东京)。18世纪的江户是世界第一大都会,滞留江户的地方大名和他们的家眷刺激了消费,催生了一大批豪商巨贾,但他们却处于“士、农、工、商”制度的最末端,追求金钱和享乐成了他们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RC组织芯片,寻找与CRC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肿瘤标记物及其异常表达对CRC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对CRC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
目的 探讨胆红素(Bilirubin)对脐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胆红素(0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