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审核对于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二、三方审核在民航业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其中第一、三方审核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制度化、规范化,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航空运输企业认识到质量审核是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对于维修单位的第二方审核没有一个有效、实用的模式。在审核中使用依据方面,仅参照有关通用行业标准和以往的经验,存在随意性和经验性,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审核流程上有的完全照搬第三方审核的方式,未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审核过程中没有根据需要明确客户的要求,导致审核不到位、效率不高,审查结果作为提供评价供方的证据不够充分。难以达到第二方审核的目的,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研究如何结合民用航空运输业的特点,建立第二方审核模式,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将受审核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审单位的系统特征及管理状况后,进一步深入分析质量审核主体与受审核方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第二方质量审核模式。
本模式首先根据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客户要求,包括维修能力、维修周期等的要求,并将其作为审核的依据之一;然后参考第三方审核及相关内容构建第二方审核的整体流程,其中核心内容是综合审核项目单的建立,其主要思想是在综合客户要求、ISO9000族标准、相关国内、国外行业标准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人为因素的基础上,从审核的实际出发,编制一套适用于第二方质量审核的综合审核项目单,以弥补审核文件体系不够完善等缺陷;在每次审核前编制审核计划,根据审核目的在程序安排上对整体流程进行选择使用;在现场审核依据文件方面对综合审核项目单进行剪裁。通过控制审核依据文件和流程两个主要方面,保证了每次审核都能充分满足第二方质量审核的特殊要求,提高了审核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方审核模式的研究是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其具体应用价值在于,提升航空公司对于维修单位评审的充分性,同时维修单位可以根据顾客的特殊要求,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提高航空公司的效益。另外,国内三大航空集团已经有建立“承修商/供应商评估”联盟的意向,对于供方进行联合评估。因此,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在航空运输企业中建立科学、规范的第二方审核模式,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益。
本文力图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第二方质量审核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第二方质量审核工作全面、健康的发展,使航空运输企业更好地控制航空器维修质量,缩短维修周期,提高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保证飞行安全,降低运营成本,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