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e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著,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其他文献
报纸
找准问题是成功做好党委督查工作的前提,问题找得准,督查建议才有针对性,才有利于辅助市委领导决策、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江苏南通市委办公室在新时代党委督查工作实践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努力炼就一双找准问题的"火眼金睛",确保督出实效、查在关键,更好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从工作目标中找准问题,高定位与低要求不一样。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南通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排头兵,
期刊
目的:收集、统计近年中药治疗干眼症所用的具有临床疗效的方剂、单味药等,分析其用药规律(包括单药使用频率、功效、性味、归经等)。方法:计算机检索2015—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分析中药治疗干眼症的单药使用频率、功效、性味及归经等用药规律。结果:单味药使用频率排名前10位的药物是麦冬、枸杞子、生地黄、当归、菊花、白芍、茯苓、熟地黄、山药
目的了解医学生自我效能感、手机成瘾与学业倦怠行为的关系,并探讨手机成瘾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及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239例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手机成瘾行为(r=-0.249,P<0.01)和学业倦怠行为(r=-0.231,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机成瘾与学业倦怠行为(r=0.463,P<
报纸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非遗文创作品成为一个流行趋势,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也日益见长。剪纸、根雕、舞龙等形形色色的非遗文化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也面临着短板与困境。新兴科技的发展,自媒体、新媒体的兴起,外来文化的渗透,让非遗的传承日益艰难。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培养基地,如何让非遗文化、非遗传承深入青年大学生的心中,让他们喜爱非遗、乐享非遗,如何将非遗知识、非遗文
期刊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
车用氢能(以下简称"氢能")涉及制备、储运和加注多个环节,且各个环节对氢能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系统性的对策建议意义显著。本文对国外发达国家氢能的制-储-运-加全环节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欧洲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管道运氢现状,总结并借鉴其发展经验。基于我国氢能的制-储-运-加全环节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在符合我国国情前提下,针对性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构成人类基因组中成员最多的蛋白质家族,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也是很多重磅药物的作用靶标。但由于其七次跨膜结构域(seven transmembrane domain,7TM)的疏水性及其多重构象性,使得很难在体外得到高纯度、均一、稳定并且有活性的蛋白用于结晶实验。引入热稳定性突变是克服该困难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