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分分析的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123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有着广泛的来源,资源化利用后SOx、NOx和灰尘排放量比化石燃料要小得多,是理想的清洁燃料之一。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技术是生物质转换利用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而热裂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质热解动力学是表征生物质在热分解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物料或反应产物转化率的影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动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生物质热化学利用,通过动力学分析可深入地了解反应过程或机理,还可预测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的难易程度。 本文对生物质利用意义和现状进行了总结,随后分别从单组分和多组分的角度讨论了生物质热裂解过程的动力学模拟现状,并对生物质三大组分的热裂解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比较。 为了研究生物质的热裂解机理,掌握其热解动力学过程,本文首先对生物质进行各种组分的定量测定,同时对生物质进行传统的工业和元素分析,从而归纳得到阔叶类、针叶类和桔杆类生物质宏观结构上的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热红联用系统对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生物质组分分析残渣进行热解机理研究,结合组分分析数据,横向对比不同生物质中同种组分热失重行为,得到生物质各组分热解特征。 通过不同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对比,以及富含纤维素的组分分析残渣热解动力学研究,发现纤维素热解的共性表明天然纤维素可以作为模化物进行单组分的热解机理研究。因此在热红联用系统中,开展了纯纤维素的热失重研究,通过红外检测的热解析出气体图谱,聚焦于热解产物的变化过程,直接获得了纤维素热裂解过程中的连续和竞争反应模式,并基于官能团结构,对热解产物的析出红外谱图解析,分析各种热解产物的生成机理。基于组分分析工艺对不同生物质的木质素进行提纯分离,对木质素和木聚糖的结构详细地分析说明,并分别应用纤维素热解机理研究的试验和分析方法对木质素和木聚糖热解产物的析出过程和生成机理进行研究。在三大组分热解产物析出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生物质热解特性,并分析了组分对生物质热解产物析出过程产生的作用。 最后,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方法计算生物质及其组分的热裂解表观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组分含量的生物质热解特征参数不一致,组分构成是影响生物质热裂解行为的最大因素。基于组分分析残渣的热解动力学研究可以得到组分对生物质的热解影响,同时可以更准确地对从生物质源头提纯的木质素进行详细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其他文献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成为近年来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常规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在控制负载金属颗粒尺寸、尺寸分布、分散度以及金属负载量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超临界流体沉积法(Supercritical FluidDeposition,SCFD)以介孔材料为基材,有机或无机金属化合物为前驱物,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
本文从理论上探求热润湿作用下水平金属丝网管壁面上升薄液膜的形成机理,并对液膜形成及其传热特性进行相关试验研究,为高效传热传质元件的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
因化学反应放热失控引起的反应容器超压破坏在工业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深入研究典型放热工艺的失控危险性,获得失控特性强度参数,是建立预防及控制技术的前提。在失控绝热量
太阳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最引人注目,开发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清洁能源,因此可以说,未来全球能源的主流就是太阳能。太阳能热泵结合了太阳能的清洁性、可再生性和热泵的节能
挤压膨化是食品工业中应用较早的加工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先进的技术也应用到了食品挤压中,为挤压食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小样本(15个)的统计分析,结合其它的质
由于夏季空调用电紧张而燃气相对富余,加上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以及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吸收式制冷机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吸收器是最关键的部件,其传热传
深冷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热处理工艺,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对材料的作用机理问题还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而分析其中的传热问题是机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