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沙格列汀与地特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较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ights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加用利拉鲁肽、沙格列汀及基础地特胰岛素治疗12周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红蛋白7.5%~10%,体重指数≤40kg/m2的T2DM患者72例,46例患者同意接受皮下注射治疗,46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地特胰岛素组,26例患者为沙格列汀组。受试者停用除二甲双胍外的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分别接受12周利拉鲁肽、沙格列汀或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体重、体重指数(BMI)、脂代谢指标、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肝功,同时记录治疗12周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1、64例患者完成实验,利拉鲁肽组完成21例脱落2例,沙格列汀组完成23例脱落3例,地特胰岛素组完成20例脱落3例。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各项数据均有很好的可比较性。2、治疗12周后血糖与治疗前相比,利拉鲁肽治疗组、沙格列汀治疗组及地特胰岛素治疗组空腹血糖(FPG)、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利拉鲁肽组FPG下降幅度与地特胰岛素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下降幅度均高于沙格列汀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间比较2hPG下降幅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下降的幅度在利拉鲁肽组和地特胰岛素组两组疗效相似,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p>0.05),两组HbA1c下降幅度均高于沙格列汀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三组hba1c≤7%的达标率相当,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治疗12周后体重与治疗前相比,利拉鲁肽组体重、bmi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沙格列汀组的体重、bmi呈下降趋势,前后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地特胰岛素组经治疗后,体重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利拉鲁肽组的体重及bmi下降幅度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12周后血脂与治疗前相比,利拉鲁肽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余两组的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经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利拉鲁肽组tc、tg下降幅度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5、治疗12周后胰岛功能与治疗前相比,三组fc-p水平均得到改善(p<0.01),利拉鲁肽组及沙格列汀组homa-ir、homa-β水平得到改善(分别p<0.05、p<0.01);组间比较,利拉鲁肽组fc-p改善幅度大于沙格列汀组及地特胰岛素组(p<0.05),在homa-ir改善方面,利拉鲁肽组与沙格列汀组相似(p>0.05),两组改善水平均大于地特胰岛素组(p<0.05),homa-β改善方面,利拉鲁肽组改善水平高于其余两组(p<0.05)。6、治疗12周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所改善,利拉鲁肽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具有显著性(p<0.01),余下两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不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利拉鲁肽组对sbp的控制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三组对dbp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7、治疗期间安全方面,治疗期间利拉鲁肽组发生胃肠道不适的人数较多,在前两周内发生频率高,随后与其余两组发生率相似。严重不良反应、难以自救的重度低血糖及夜间发生低血糖的情况均未在三组患者中发生。轻度低血糖的发生率在地特胰岛素组稍高,以上胃肠道不适及轻度低血糖反应都能自行缓解或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1、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利拉鲁肽、沙格列汀及地特胰岛素均可使单纯应用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满意的t2dm患者的血糖下降,利拉鲁肽与地特胰岛素在降低FPG及HbA1c方面的治疗效果无差别,均优于沙格列汀。2、利拉鲁肽及沙格列汀有更显著的减轻体重、降血脂、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收缩压等降糖外疗效,且利拉鲁肽疗效优于沙格列汀。3、利拉鲁肽胃肠道不适在治疗前两周内发生频率较高,之后可逐渐缓解。
其他文献
实验部分:Survivin RNAi重组慢病毒的构建 目的: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ion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强大的抑制凋亡的功能。Survivin具有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脑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的规律性,研究MRI对该肿瘤的诊断要点及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100例MRI资料,全部行MRI平扫及钆-
目的:探讨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和Ang-2(Angiopoietin-2)在喉鳞状细胞癌、喉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c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hibitor-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