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唐朝是墓誌發展的繁榮時期,墓誌篇幅宏大,形制基本固定。初唐時期國家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大一統,經濟、政治、文化逐漸繁榮,促進了墓誌的發展,保存的墓誌材料十分豐富。《秦晉豫新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是墓誌發展的繁榮時期,墓誌篇幅宏大,形制基本固定。初唐時期國家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大一統,經濟、政治、文化逐漸繁榮,促進了墓誌的發展,保存的墓誌材料十分豐富。《秦晉豫新出墓誌蒐佚》(以下簡稱《秦晉豫》)是趙君平、趙文成兩位先生编纂的碑誌圖版集。收錄目光,也從唐代東都舊地,轉移到都城所在的陝西省和唐王業龍興之地的山西省,共收三地新出墓誌九百餘方。只是原書僅公佈拓片圖錄,沒有對墓誌進行釋讀和研究。筆者特截取《秦晉豫》所載初唐(公元618年—713年)時期的105通墓誌進行釋讀并注釋,對文中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方面的問題進行考釋、註解。然後將所釋讀的内容與傳世文獻(《南史》、《北史》、兩《唐書》等史書)進行比對,以彌補和訂正傳世文獻的缺漏和失誤之處。文章主體分為三部分:緒論;整理;研究。第一章緒論主要包括對材料的概述,研究意義,研究現狀,研究思路與方法及重、難點的介紹。第二章整理主要包括釋文及注釋。釋文部份盡可能照原刻實錄,包括異體字、古體字等特殊文字現象.注釋主要注解特殊的用字現象(異體字、古體字、訛誤字等)、疑難詞、典故詞語、墓誌引用的歷史人物等。第三部分為研究,主要對隴西李氏姑臧房系進行了梳理與校補。
其他文献
晋南作为中国早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商王朝极力经营的地区之一。以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早在二里岗文化时期,晋南就已成为商王朝直接管辖的区域。大约在二里岗下层二期,商人
海顿《降E大调协奏曲》是小号古典时期的经典音乐作品,也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流行的小号古典曲目之一。本文将从海顿《降E大调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作品结构、版本比
居延汉简中的戍卒与田卒简,是研究汉代兵役制度的重要资料,以往研究将戍卒与田卒作为一类兵卒进行研究,不利于系统把握汉代戍边与屯田的意义,不利于对汉代兵役制度的全面认识
分别以果桑肥大性菌核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子囊孢子交叉接种油菜和果桑。结果表明,杯盘菌子囊孢子能够侵染油菜,同样,核盘菌子囊孢子能够侵染果桑;在受侵染的桑椹上2种病菌
“人面形木牌”是一种在河西汉塞广泛使用特殊器物,对于其功能的探讨,前辈学者从它初次被发现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停息,也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但是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没有学者
古唐国屡见于史籍记载。从文献资料中可以分析得出关于古唐国主要涉及到了帝尧时的唐国、商代的唐国、晋始封地——唐以及春秋南方之唐国等概念。对于这些概念的认识与争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能源在逐渐衰退,因此可持续发展在现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而生态建筑在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的作
本文应用举例的方法,将"对写法"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进行了逐一分析,旨在指导中学生更好地学习鉴赏古人对诗词的写作技巧,古为今用,举一返三。
互联网是老龄社会的重要空间载体,大数据是老龄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互联网+"与医疗、养老相结合,意味着能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经过深度融合后创造出养老产
无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还是生产力水平高度提高的近代木材总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资源,人类与树木息息相关。因此,木炭分析对于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是一个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