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论六十年代初历史短篇小说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六十年代初历史短篇小说活跃情况进行了研究。文章从时代背景、文艺政策的调整、作家的主体选择和中国文人传统的承继等几方面,分析了历史小说创作活跃于60年代初的主客观原因。文章指出,一些作家在1957年受挫的批判精神,和对自由意志的怀念,又有所萌发。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历史小说的兴盛就是出现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之中。这时期的历史短篇小说借助对历史文人的文学想象、对现实困厄的历史回想和对“上”与“官”关系的历史借鉴,以建立现实和历史之间的对应关系。但随着1962年以来激进的文艺路线逐渐再度占据文坛绝对主导地位,在日益恶劣的文艺批评环境里遭到了粗暴甚至残酷的批判,最后和其他众多作品一起沉入黑暗。
其他文献
北村以先锋姿态步入文坛,后来因为精神危机选择皈依基督教并开始在宗教语境中开展叙事实践。通读北村的小说之后,笔者发现北村在皈依基督教之后将信仰融入创作中,把神圣叙事与个
论文立足于中国小说与外国翻译小说的关系之上,通过对五四前后小说译作的阅读梳理,考察前者在后者的影响下发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变革,更好地回答中国现代小说如何生成的问题
本文以19世纪西方来华传教士在汉语革新方面的作为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传教士语文布道之史实,分析传教士语文布道之现象,并且通过引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来证明19世纪西方来华传教
该文分五章,主要展开以下论题:第一章,徐复观之文学因缘.此章并非徐氏生平事迹之普泛介绍,而是追寻其文学成就之学术思想渊源,以后四章,所论一切问题皆可从此处找到发生的端
“河汾之派”是金末元初生活在黄河与汾水之间,以河汾诸老为主体的一个诗歌流派,它包括河汾诸老以及在河汾地区与诸老进行唱和、赠答的一些诗人。它是金元易代之际一个较为重要
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条件。但是思维具有广泛内容,许多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各种途径都无法达到培养数学思维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
期刊